第十二章 黑山血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最新章节!
却说尤世禄使了一招瞒天过海的计策,率骑兵最后离营,既没有拆走营帐,也没有熄灭灯火,只装作还在营中一样。如此一来,果真骗过了鞑靼侦骑,得以安全撤退。
到东天泛起鱼肚白时,尤世禄就赶上了中军,两军汇作一处,仍旧向南。天亮时,便至一处唤作黑山的地方,大明边墙便从山上经过。这时,最早走的数百步卒已在山口处草创一营,安顿下来。趁着鞑靼骑兵未至,尤世禄命将士们伐木掘堑备战。
天大亮后,鞑靼侦骑望见明军营中无人走动,帐中灯火也未熄灭,心中生疑,悄悄摸进营中,不见一人。大惊之下,几名侦骑忙奔回老营,禀报领军将帅,明军不知何时已经撤走,只留下一座空营。
鞑靼将领闻报大怒,喝令将几名失职的侦骑尽数斩首,然后上马整军,径直向南疾行。行至尤世禄留下的空营,暴怒难耐,放了把火,把大营烧了个干净,才又寻着踪迹继续追击。
鞑靼骑兵马快,不出一个时辰,便追至黑山,距明军新营两里外驻马瞭望。
这时,山上边墙墩台戍卒早已望见鞑靼骑兵到了,立即燃起了狼烟,片刻间,目之所及之处,一炬炬狼烟直上云霄。
鞑靼将领望着远处的狼烟,知道自己不仅失去了歼灭这一小股明军的最佳时机,而且惊动了明军边镇守军,不由得怒火攻心,立即命属下骑兵冲锋——他要抢在明军援兵到来之前,灭掉这支孤军。
数百名鞑靼骑兵挽着弓箭,挥着弯刀发起了攻击,他们先催马慢跑,然后加鞭疾行,在距明军营寨约一里远处,开始全速冲锋。一时杀声震天,马蹄动地。
尤世禄手按佩剑,站在中军将台上,从容发令,命军士将军中携带的四尊百斤佛朗机炮全部推到营前。
待鞑靼骑兵冲至三百步内,尤世禄亲自挥动令旗,炮手引燃炮捻,片刻之后,四声惊天巨响过后,成千上万密如雨点的铅子喷涌而出,立时将数十名冲锋在前的鞑靼骑兵掀的人仰马翻。
此次,明军所用的是子母佛郎机炮,第一次发射之后,炮手们迅速将子铳卸掉,同时将第二个子铳重新装填好。
接着,又是四声巨响,冲锋的鞑靼骑兵遭受了第二波毁灭性的打击,死伤惨重。躲过一劫的鞑靼骑兵扔下了被击中的同伴,仓皇逃走。
两轮炮击过后,大地归于沉寂,阵前留下百十具鞑靼骑兵的尸身。渐次又有受伤的士兵的哀嚎和战马的嘶鸣传来。这一切无不让从未经历过战阵的李羡之觉得阵阵胆寒。
眼前的鞑靼骑兵已然是杀红了眼,在他们败退之后不久,重新整顿行伍,然后又一次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近千名骑兵发起了冲锋,大地为之颤动。面对鞑靼骑兵迅捷如闪电的攻击,明军除了再次点燃佛朗机炮的引线之外,别无善法。新一轮炮击过后,鞑靼骑兵又死伤了数十人,但他们并未停止,仍旧死命向前。明军炮手迅速换上子铳,点燃了引线……
连续三轮炮击后,鞑靼骑兵进攻的前锋队伍被轰的七零八落。但他们不惧死亡的冲锋让活下来的人接近了明军的营寨,双方几乎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时,鞑靼将领嘶喊着率领剩下的千余骑兵发起了最后的冲锋。面对着如泰山压顶一般的攻击,明军已没有时间重新装填弹药——他们此次出来,每尊佛郎机只带了三个子铳。
在最后关头,炮手们拼命将佛朗机炮拖到密布的鹿角后面。营寨中的步骑军士开始用弓箭和鸟铳向鞑靼骑兵射击。鞑靼骑兵也在马背上向营中回射,明军也开始有了伤亡。
鞑靼骑兵的箭射中了李羡之身旁不远的一名士兵的脖子,在他倒下时,伤口中喷涌出三尺多高的血柱。
李羡之看着这副惨象,又一次陷入更大的恐惧中,他已没有时间为自己贸然随军的行为后悔,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用手中的硬弓把一枝枝羽箭射向敌人,他亲眼看见有几个被他射下马的士兵掉在地上,被后至的马蹄踩作肉泥……
鞑靼骑兵冒着箭雨,冲到了营寨前,他们已经在拔除营前的鹿角了。尤世禄见势不妙,快步走下将台,从身旁一名卫兵的手中夺过长枪,声如洪钟,大叫一声:“跟我上!”
两个步兵把总和百余名长抢手闻声影从,越过堑壕,从鹿角后面将丈余长的长枪猛刺出去,立时将正在奋力拔出鹿角的十几名鞑靼士兵当场刺死。
尤世禄并不安于当前战果,率兵又穿过鹿角阵,奋起反击,手中长枪舞一个个漂亮的枪花,所到之处,鲜血飞溅。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大受鼓舞,无不奋勇向前,鞑靼骑兵一时招架不住,后退数十步。
拉开距离后,鞑靼士兵又开始用起了弓箭,密集的箭雨向明军长枪手射来,不时还有鞑靼勇士纵马出阵,用绳套套住明军士兵的脖子,将其拖死在战场上。
就在这危急时刻,两个骑兵千总各率五十名骑兵,分两路冲出营寨,向鞑靼骑兵猛冲,白刃相接,厮杀起来。尤世禄趁机率步卒退回营中。
骑兵厮杀一阵后,也退了回来,计点人数,伤亡过半,其中一个千总也陷于敌阵中。
双方厮杀到此,各自精疲力竭。鞑靼骑兵不甘地退回原处休整。
尤世禄这才松了口气,令中军把总检视士卒。不久,把总禀报,自交战之初至此时,已阵亡步骑士兵一百零九人,伤七十余人。
尤世禄顾不得悲伤,命士卒们修补鹿角,加固营寨,装填弹药,准备迎接下一轮攻击。部署完毕,又登上了将台,远远眺望着鞑靼骑兵军阵。这时,他发现只有少数骑兵仍在原处,大队人马却不见了踪影,不由得心中生疑。又四处环顾,东面是一片莽原,视野开阔,鞑靼骑兵但有动作,即可看的一清二楚。惟西面却有一片小山丘,一直连绵至黑山脚下。
看到这些,尤世禄惊叫一声:“不好!”即刻下令一名把总率一百名弓箭手登上西侧山脊,防止敌军偷袭。那把总闻令即行,一刻未敢耽搁。当他率人刚一登上山脊,就见山下不远处人影攒动——上百名鞑靼骑兵下马步行,正从山坡上的荒草丛中一隐一现地爬上来。
一百名弓箭手忙张弓搭箭,把总一声令下,弓箭手乱箭齐发,偷袭的鞑靼士兵被压在山下,抬不起头来,不时有人中箭,滚下山脚。鞑靼士兵见行踪暴露,偷袭不成,一拥逃下山去了。
鞑靼军几番进攻皆被明军击败,死伤数百人。眼看着天色已晚,因惧怕明军佛朗机炮,再不敢正面硬冲,又不甘心就此认输撤走,只在明军大营不远处逡巡。
入夜时分,尤世禄怕鞑靼军趁夜袭营,命一把总带一百弓箭手在西侧山脊上立一小寨,又拨五十名弓箭手在东侧山脊上也立一寨防守,其余兵丁皆在本营驻守,轮班巡哨,不在话下。
当天夜里,鞑靼军见明军大营两侧的山脊上皆亮起火把,知道已有防备,偷袭已无可能,于是连夜遁走。
次日一早起来,尤世禄派出三十名斥候出营觇望,许久,还营来报,鞑靼军已经撤走,四处不见踪迹。
尤世禄听了,沉吟片刻,即下令道:“自即刻起,任何人不得擅自离营,各寨谨细防守,不得有误。”左右亲兵自去传令。适时,李羡之正好来见尤世禄,问道:“敌军既走,我军正可拔营东行,与援军相会,为何还要在此迁延?”
尤世禄呵呵笑道:“贤弟不知兵事,在我看来,鞑靼人并未走远,只待我军出营,其必骤至。”
李羡之问道:“却是为何?”
尤世禄道:“昨日激战,鞑靼兵无论强攻还是偷袭,皆未能占得半点便宜,于是便假装撤走,诱我军出营。我军所凭,不过地形、火器之利,若一旦离了此地,在平地与鞑靼骑兵相接,定然全军覆没!”于是只令坚守,并派斥候四处侦搜鞑靼兵。
这日,一日无事,明军正好借此休整。至傍晚时分,一路斥候果然发现了隐藏在大漠中的鞑靼骑兵,回营禀报,尤世禄笑道:“量此等小计,安能瞒我?”
李羡之对其佩服有加,道:“若是小弟为将,数百将士皆为刀下之鬼矣。”
尤世禄道:“贤弟文章出身,不知武事,亦是情有可原。”
听了这话,李羡之方才想起自己一心只想着读书中举,虽然学了些骑射枪棒的本事,终究只是匹夫之艺,在这乱世,胸有韬略,才能成“万人敌”。此次结识了尤世禄,随他出来,虽然凶险万分,但沿路来的见识和学到的本事将使他一生受用不尽。
鞑靼兵首见明军不中计,只好又从大漠中冒了出来,又不敢进攻,只是气急败坏地在明军大营外团团乱转。
见鞑靼兵久不离去,李羡之又陷入担忧,心里暗自想道:“鞑靼兵不战不走,是否在等援兵?若一旦其援兵大集,我军这数百军丁,如何守得住?”
果然,次日午时,一彪兵马在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走的近了,可以看见其步兵结成方阵,骑兵护卫两翼,步步向前。
山脊望楼上的士兵张着眼睛看了许久,欣喜地朝下喊道:“他们穿的是红色戎服,是援兵到了!”再走近些,便可看见军旗上书着斗大的“明”字了。
即便如此,尤世禄也未完全相信,只派出三名亲兵前去接触,确定是大明军队无疑,尤世禄才开了营门,亲自上马带人前去迎接,走近一看,见了来人,大吃了一惊,险些跌下马来。
却说尤世禄使了一招瞒天过海的计策,率骑兵最后离营,既没有拆走营帐,也没有熄灭灯火,只装作还在营中一样。如此一来,果真骗过了鞑靼侦骑,得以安全撤退。
到东天泛起鱼肚白时,尤世禄就赶上了中军,两军汇作一处,仍旧向南。天亮时,便至一处唤作黑山的地方,大明边墙便从山上经过。这时,最早走的数百步卒已在山口处草创一营,安顿下来。趁着鞑靼骑兵未至,尤世禄命将士们伐木掘堑备战。
天大亮后,鞑靼侦骑望见明军营中无人走动,帐中灯火也未熄灭,心中生疑,悄悄摸进营中,不见一人。大惊之下,几名侦骑忙奔回老营,禀报领军将帅,明军不知何时已经撤走,只留下一座空营。
鞑靼将领闻报大怒,喝令将几名失职的侦骑尽数斩首,然后上马整军,径直向南疾行。行至尤世禄留下的空营,暴怒难耐,放了把火,把大营烧了个干净,才又寻着踪迹继续追击。
鞑靼骑兵马快,不出一个时辰,便追至黑山,距明军新营两里外驻马瞭望。
这时,山上边墙墩台戍卒早已望见鞑靼骑兵到了,立即燃起了狼烟,片刻间,目之所及之处,一炬炬狼烟直上云霄。
鞑靼将领望着远处的狼烟,知道自己不仅失去了歼灭这一小股明军的最佳时机,而且惊动了明军边镇守军,不由得怒火攻心,立即命属下骑兵冲锋——他要抢在明军援兵到来之前,灭掉这支孤军。
数百名鞑靼骑兵挽着弓箭,挥着弯刀发起了攻击,他们先催马慢跑,然后加鞭疾行,在距明军营寨约一里远处,开始全速冲锋。一时杀声震天,马蹄动地。
尤世禄手按佩剑,站在中军将台上,从容发令,命军士将军中携带的四尊百斤佛朗机炮全部推到营前。
待鞑靼骑兵冲至三百步内,尤世禄亲自挥动令旗,炮手引燃炮捻,片刻之后,四声惊天巨响过后,成千上万密如雨点的铅子喷涌而出,立时将数十名冲锋在前的鞑靼骑兵掀的人仰马翻。
此次,明军所用的是子母佛郎机炮,第一次发射之后,炮手们迅速将子铳卸掉,同时将第二个子铳重新装填好。
接着,又是四声巨响,冲锋的鞑靼骑兵遭受了第二波毁灭性的打击,死伤惨重。躲过一劫的鞑靼骑兵扔下了被击中的同伴,仓皇逃走。
两轮炮击过后,大地归于沉寂,阵前留下百十具鞑靼骑兵的尸身。渐次又有受伤的士兵的哀嚎和战马的嘶鸣传来。这一切无不让从未经历过战阵的李羡之觉得阵阵胆寒。
眼前的鞑靼骑兵已然是杀红了眼,在他们败退之后不久,重新整顿行伍,然后又一次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近千名骑兵发起了冲锋,大地为之颤动。面对鞑靼骑兵迅捷如闪电的攻击,明军除了再次点燃佛朗机炮的引线之外,别无善法。新一轮炮击过后,鞑靼骑兵又死伤了数十人,但他们并未停止,仍旧死命向前。明军炮手迅速换上子铳,点燃了引线……
连续三轮炮击后,鞑靼骑兵进攻的前锋队伍被轰的七零八落。但他们不惧死亡的冲锋让活下来的人接近了明军的营寨,双方几乎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时,鞑靼将领嘶喊着率领剩下的千余骑兵发起了最后的冲锋。面对着如泰山压顶一般的攻击,明军已没有时间重新装填弹药——他们此次出来,每尊佛郎机只带了三个子铳。
在最后关头,炮手们拼命将佛朗机炮拖到密布的鹿角后面。营寨中的步骑军士开始用弓箭和鸟铳向鞑靼骑兵射击。鞑靼骑兵也在马背上向营中回射,明军也开始有了伤亡。
鞑靼骑兵的箭射中了李羡之身旁不远的一名士兵的脖子,在他倒下时,伤口中喷涌出三尺多高的血柱。
李羡之看着这副惨象,又一次陷入更大的恐惧中,他已没有时间为自己贸然随军的行为后悔,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用手中的硬弓把一枝枝羽箭射向敌人,他亲眼看见有几个被他射下马的士兵掉在地上,被后至的马蹄踩作肉泥……
鞑靼骑兵冒着箭雨,冲到了营寨前,他们已经在拔除营前的鹿角了。尤世禄见势不妙,快步走下将台,从身旁一名卫兵的手中夺过长枪,声如洪钟,大叫一声:“跟我上!”
两个步兵把总和百余名长抢手闻声影从,越过堑壕,从鹿角后面将丈余长的长枪猛刺出去,立时将正在奋力拔出鹿角的十几名鞑靼士兵当场刺死。
尤世禄并不安于当前战果,率兵又穿过鹿角阵,奋起反击,手中长枪舞一个个漂亮的枪花,所到之处,鲜血飞溅。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大受鼓舞,无不奋勇向前,鞑靼骑兵一时招架不住,后退数十步。
拉开距离后,鞑靼士兵又开始用起了弓箭,密集的箭雨向明军长枪手射来,不时还有鞑靼勇士纵马出阵,用绳套套住明军士兵的脖子,将其拖死在战场上。
就在这危急时刻,两个骑兵千总各率五十名骑兵,分两路冲出营寨,向鞑靼骑兵猛冲,白刃相接,厮杀起来。尤世禄趁机率步卒退回营中。
骑兵厮杀一阵后,也退了回来,计点人数,伤亡过半,其中一个千总也陷于敌阵中。
双方厮杀到此,各自精疲力竭。鞑靼骑兵不甘地退回原处休整。
尤世禄这才松了口气,令中军把总检视士卒。不久,把总禀报,自交战之初至此时,已阵亡步骑士兵一百零九人,伤七十余人。
尤世禄顾不得悲伤,命士卒们修补鹿角,加固营寨,装填弹药,准备迎接下一轮攻击。部署完毕,又登上了将台,远远眺望着鞑靼骑兵军阵。这时,他发现只有少数骑兵仍在原处,大队人马却不见了踪影,不由得心中生疑。又四处环顾,东面是一片莽原,视野开阔,鞑靼骑兵但有动作,即可看的一清二楚。惟西面却有一片小山丘,一直连绵至黑山脚下。
看到这些,尤世禄惊叫一声:“不好!”即刻下令一名把总率一百名弓箭手登上西侧山脊,防止敌军偷袭。那把总闻令即行,一刻未敢耽搁。当他率人刚一登上山脊,就见山下不远处人影攒动——上百名鞑靼骑兵下马步行,正从山坡上的荒草丛中一隐一现地爬上来。
一百名弓箭手忙张弓搭箭,把总一声令下,弓箭手乱箭齐发,偷袭的鞑靼士兵被压在山下,抬不起头来,不时有人中箭,滚下山脚。鞑靼士兵见行踪暴露,偷袭不成,一拥逃下山去了。
鞑靼军几番进攻皆被明军击败,死伤数百人。眼看着天色已晚,因惧怕明军佛朗机炮,再不敢正面硬冲,又不甘心就此认输撤走,只在明军大营不远处逡巡。
入夜时分,尤世禄怕鞑靼军趁夜袭营,命一把总带一百弓箭手在西侧山脊上立一小寨,又拨五十名弓箭手在东侧山脊上也立一寨防守,其余兵丁皆在本营驻守,轮班巡哨,不在话下。
当天夜里,鞑靼军见明军大营两侧的山脊上皆亮起火把,知道已有防备,偷袭已无可能,于是连夜遁走。
次日一早起来,尤世禄派出三十名斥候出营觇望,许久,还营来报,鞑靼军已经撤走,四处不见踪迹。
尤世禄听了,沉吟片刻,即下令道:“自即刻起,任何人不得擅自离营,各寨谨细防守,不得有误。”左右亲兵自去传令。适时,李羡之正好来见尤世禄,问道:“敌军既走,我军正可拔营东行,与援军相会,为何还要在此迁延?”
尤世禄呵呵笑道:“贤弟不知兵事,在我看来,鞑靼人并未走远,只待我军出营,其必骤至。”
李羡之问道:“却是为何?”
尤世禄道:“昨日激战,鞑靼兵无论强攻还是偷袭,皆未能占得半点便宜,于是便假装撤走,诱我军出营。我军所凭,不过地形、火器之利,若一旦离了此地,在平地与鞑靼骑兵相接,定然全军覆没!”于是只令坚守,并派斥候四处侦搜鞑靼兵。
这日,一日无事,明军正好借此休整。至傍晚时分,一路斥候果然发现了隐藏在大漠中的鞑靼骑兵,回营禀报,尤世禄笑道:“量此等小计,安能瞒我?”
李羡之对其佩服有加,道:“若是小弟为将,数百将士皆为刀下之鬼矣。”
尤世禄道:“贤弟文章出身,不知武事,亦是情有可原。”
听了这话,李羡之方才想起自己一心只想着读书中举,虽然学了些骑射枪棒的本事,终究只是匹夫之艺,在这乱世,胸有韬略,才能成“万人敌”。此次结识了尤世禄,随他出来,虽然凶险万分,但沿路来的见识和学到的本事将使他一生受用不尽。
鞑靼兵首见明军不中计,只好又从大漠中冒了出来,又不敢进攻,只是气急败坏地在明军大营外团团乱转。
见鞑靼兵久不离去,李羡之又陷入担忧,心里暗自想道:“鞑靼兵不战不走,是否在等援兵?若一旦其援兵大集,我军这数百军丁,如何守得住?”
果然,次日午时,一彪兵马在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走的近了,可以看见其步兵结成方阵,骑兵护卫两翼,步步向前。
山脊望楼上的士兵张着眼睛看了许久,欣喜地朝下喊道:“他们穿的是红色戎服,是援兵到了!”再走近些,便可看见军旗上书着斗大的“明”字了。
即便如此,尤世禄也未完全相信,只派出三名亲兵前去接触,确定是大明军队无疑,尤世禄才开了营门,亲自上马带人前去迎接,走近一看,见了来人,大吃了一惊,险些跌下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