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城村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荒村拾遗最新章节!
题记:屯城,隶属于阳城县润城镇。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曾在此屯兵屯粮,因此得名。屯城居民为杂姓,有张、赵、郑、程、王、陈、高等,至今有“郑半街,张半道、陈一角”的说法。郑家祖孙在元代两封国公,二世“平章;张家于明清五世之内出过三位进士,村内有二郎庙、关帝庙、张公阁、东岳庙及宗族祠堂等。屯城又称虎谷里,是明代大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张慎言的故乡。
2014年的正月初三,是一个雾霾笼罩下的晴天。早饭后,领着女儿,轻装简行,向阳城方向出发。利用春节休假的时间造访几个古村落,是年前就定好的计划。
过了润城,沿沁河,一路打问着向屯城走去。
浅浅的沁河在裸露的河滩上勉为其难地流淌着,较三年前愈发地瘦细了。沁河两岸布满了鳞次栉比的工矿企业,河道里到处堆放着煤山、砂矿,坑坑洼洼的挖掘痕迹随处可见。裸露的河滩覆盖着枯黄的野草,在冬日荒寒的雾霾下,愈发显得千疮百孔。偶然有白鹳和水鸟在水面上飞起飞落,是途中唯一见到的生动画面。
古人认为:“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也。”又说:“经脉者,所以能绝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管子·水地》)。今世鄙弃传统文化,没有了对天地的敬畏之心,所有的河流干涸的干涸、污染的污染,能够流淌的也被一座又一座的水库寸寸截断,早已是不通了。
屯城就位于沁河岸边的卧虎山下。
走进屯城,印入眼帘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城镇,新农村的楼房密集且鲜亮,宽阔的广场上耸立着一个抽象图案的大理石雕塑。屯城,作为一个村落,已然没有了一丝“村”的味道和想象中的古朴清幽,而更像是一座新“城”了。卧虎山起伏连绵,在雾霾的充斥下,苍松翠柏被蒙上厚厚的灰色。
走进去,在新农村包围的中心地带,见到了一片老房子,却都大门紧锁。门前堆积着厚厚的落叶,鲜红的对联十分醒目。远处赵家的三座明末堡楼巍然耸立,很有些壮观的意味,却绕来绕去怎么也走不到近前。一座关帝庙修葺一新,却也是大门紧锁。
有村民们手中提溜着礼品,步履匆匆在忙着走亲戚。村里的小卖部门前堆放着各种花里胡哨的礼品盒,生意红火。向一位本村的年轻女子询问东岳庙的位置,女子告诉我,东岳庙也锁着,进不去。女子帮我到处寻找拿钥匙的人,说是出去走亲戚了,不在家。问她知不知道张慎言的故居,女子摇摇头说:“不知道,这些事老人们才能说上来。”于是,她把我们领到了村委主任的家里。
村委主任姓陈,四十多岁的样子,田字脸,身材高大,对本村的历史文化烂熟于心,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他话音低沉,地方口音让我听得不是很懂,但了解到的东西已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临别陈主任赠送我的两本资料,让我如获至宝,欣喜不已。
屯城的陈姓,先祖为陈廷敬的长子陈谦吉,陈谦吉致仕后迁居到屯城。陈主任至今记得,屯城原本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城,并且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这四道城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后来都被毁了,只剩下一截城墙的遗址。张慎言的祖坟也在“破四旧”中破掉了,石人石马被凿开用来修建了水渠。
历史上的屯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单张家在明清两代就出了三位进士:张慎言的祖父张升为明嘉靖庚戌进士,官至河南参政;张慎言字金铭,号藐山,明万历庚戌年中进士,官至南明吏部尚书,以太子太保致仕。张慎言从孙张泰交,为清康熙年间进士,官至浙江巡抚。
张慎言是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的外孙,很早父母双亡,由祖母一手养大。他自小颖悟绝伦,家学渊源,才华出众,有文章曾被视为三晋楷式。明万历庚戌年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所过之处,官声甚好,做陕西道御史期间政绩卓著,当地民众为其建了祠堂。张慎言襟怀坦荡,不避权贵,一生宦途坎坷,因“三案”忤逆旨意,被贬谪戍守甘肃酒泉,却能宠辱不惊,在肃州构建“快雪亭”,日日著述其中,以诗文当吹笳拊缶,自得其乐。赐还后,补湖广道,迁太仆少卿,太常卿,转刑部左侍郎,又因谳狱不合帝王旨意,罢官家居。此后在屯城的泊园度过了八个春秋。
屯城,在明清两季,曾经簪缨世家、卿相士大夫迭出,曾经华屋连绵、高楼耸立,曾经香车宝马、雕梁画栋,曾经洎水流雅韵、虎谷隐名士。张家原有大大小小近三十多座院落,整个张家府邸占据了屯城村大半条街。以街为界,街西俗称西宅,有花园,有观花楼;街东有书房院,有祠堂。如今除书房院、观花楼等少数院落还能看到,其他的院落均已损毁。张府与屯城多数院落朝向不同,并非坐北朝南,而是依山势座东朝西。大门上“忠恕”二字的古匾依旧清晰可辨。在内宅门额上有 “恭俭惟德”四字。院中建筑因年代过于久远看上去已然摇摇欲坠,几处木雕风化严重,堂屋外墙贴上了雪白的马赛克。张家当年的辉煌,经过几百年风雨沧桑的洗涤早已不复存在,而张府也只能作为一个遗址看了。流传下来的是张慎言的思想道德和文章诗词。
在屯城所有富丽堂皇、厚重典雅的旧建筑中,张慎言的“泊园”最惹人遐想。
张慎言在遭遇贬官、闲居故乡的岁月,淡泊功名,寄情山水,于泊园写下了诸多诗篇,名曰《泊水斋诗钞》,后被收入《四库全书》。该诗集中以泊园命名的诗歌有《泊园松苑》《泊园听雨》《泊园对月》《解严走泊园对花作》《仲秋泊园卧病》《润十一月朔二日郊行看雪归泊园独饮有怀作二首》《留郭九子读书泊园以归省展期》《韩中散见枉泊园》《抵泊园甫成二首》等。
据乾隆版《阳城县志》卷十六《志余》载:“泊园,明太宰张慎言别业也。在县东三十五里屯城。其地名虎谷,本王国光尚书小筑,后太宰复营此为菟裘。其处松柏苍翠,溪涧曲折,秋冬之际,红叶弥满山谷间,尤为奇胜,溪尽处为小桥,桥北悬崖,建阁其上,状若飞楼,言曰“菌阁”,最称幽旷之居。”想必那座在桥北悬崖上建造的阁楼,远远看上去像一只巨大的蘑菇,所以起名为“菌阁”,张慎言在菌阁落成后,又诗一首,题为《虎谷飞阁成落之》,云:“别浦乍晴新雨后,长林才弄好音初。筇将倦矣云多白,酒忽醒时松正疏。淙响欲逋留可住,冷风送善领其余。看来诸好纷纷落,着此孤亭良不虚。”
想象不出泊园当时的风情,却可以感受到张慎言受贬后的内心苦闷。生于末世,时乖运蹇的感慨时见于诗中的字里行间。他在《秋雨后有怀》一诗中写道:“云凉苔冷叶纵横,寂寞垂帷观我生。澹此多心翻爱病,简之真寄不求名。卧听壁响非山水,静挹芳馨岂杜衡!良友天涯殊隐士,中间存没怆吾情。”?
“泊园”,在张慎言的心中,是人生的暖色,是故土的温情,是可避风雨的港湾。算下来张慎言在故乡的赋闲岁月,应该是他人生中最好的日子,官场上的荣辱得失,比起后来的贼害横行,国破家亡,实在也算不了什么。
张慎言在泊园的宁静时光非常短暂,崇祯三年被贬,崇祯四年便遭遇了匪患,匪患过后是兵患,崇祯六年又遭遇了一场可怕的大瘟疫,接着便是严重的饥荒。终究也没能在故乡寿终正寝。
崇祯四年(1631),王嘉胤帅匪众数万窜入阳城沁水,在坪上、屯城一带烧杀抢掠、杀人如麻。被当代称作“农民起义军”的贼众,完全是一伙没有丝毫人性的匪徒,屠刀之下,妇孺老幼,贫富贵贱,概莫能免。张慎言亲眼目睹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为避匪患,张慎言在故乡修建了三层高楼,名曰“同阁”,盗匪来时,藏乡民于其上,救活乡民万余人。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张尚书慎言》:“金铭为人有别趣,诗亦有别调,怀负志节,敦笃友谊。家居时,流贼猖披,造三层楼,临洎水上,楼橹渠答,火炮悉备,一乡人保其上,贼屡攻不克,所全活者数万人。有才如此,而置之冗散,不得为国家挡一臂,由今念之,尤可痛惜也!”朝廷派兵前来平患,然而前来追剿匪众的官兵给民众带来的灾害比之贼患更甚。张慎言亲眼目睹了 “兵之害更惨于贼”的状况,愤慨不已,写下了《点灯行》一首长诗,描写了“我民耳目乱,呼天但号咷”的悲惨。他在《同阁记·后序》一文中记载了其时家乡匪患的真实情状。大致内容如下: 明朝壬申年的正朔四日,贼首王家胤(详见本书《花沟·寨上·坪上村》)先到了沁水的坪上烧杀抢掠(刘东星的老宅子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一火烧尽),而后沿榼山进入阳城,向西到了端氏,又折而向东,以数万之众兵犯高都,郭谷、白巷诸村。烧杀抢掠,无法计算,有的死在水井里,有的跳了茅坑,有的跳了沁河。贼众抢夺人口玉帛满载而去。屯城的男女老幼,躲进了同阁,免受了奔逃之苦。当年的秋末,匪众又从武安过来突然袭击了屯城和上佛村,大肆烧杀抢掠,有乡民躲进了山上的崖窟中,被贼众以火攻之,幸免的人,又被硫磺毒烟熏死。死去的人太多了,可以用沟壑为单位来计量。有的一家十几口人中竟没有一个存活下来。乡人登上女墙望去,但见蜂拥而至的贼众密密麻麻弥漫在山谷间,有骑马的有步行的,一连数日,在屯城滞留不去的有万余众。张慎言五亩之大的家宅,挤满了匪徒,没有一点空隙,这些匪徒把耕牛椎杀了来享用,没有椎杀的将后腿砍断。张家的门窗桌椅、茶几屏风、车辇床第,全部被劈了烧火煮饭,从早到晚,不停地在焚烧……此时的屯城,连年遭受了匪患、兵患、瘟疫、饥荒,一灾更比一灾甚。《阳城县志》(康熙版)卷七记载,崇祯六年,阳城一带遭遇了大的瘟疫,一门之中,病死者十有六七,有的全家死绝。当年一冬无雪,翌年一春无雨,到处是横陈的死人枕藉于路。此时张慎言的诗歌中,忍泪含涕,其忧患悲愤之情不知向谁哀告控诉。有诗《寇至后大祲疫且甚,与死于杀掠者几等》一首可见一斑。
崇祯十一年(1638),张慎言被再次起用,任工部右侍郎,崇祯十四年(1641),官迁南京户部尚书、掌右侍郎御事。崇祯十七年,福王在南京即位,史称南明,拜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张慎言上书“中兴十议”,虽被采纳,却难实施。他受到阉党的攻击弹劾,被迫上疏辞退。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其时,张慎言唯一的儿子张履旋(崇祯十五年的乡试举人),贼犯阳城南部山区时被执,要把他送到平阳去,张履旋写了一封和亲人诀别的书信,叹曰:“吾大人不为乱臣,吾岂为贼子乎!”遂投崖自尽。家破国亡,致仕后张慎言无家可归,寄居安徽芜湖、宣城一带,只有孤孙张泰茹前来于膝下侍俸。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烈的伤痛,张慎言人生理想悉数破灭,此时的张慎言,对生活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点,说:祖孙相聚足矣!清顺治二年(1645年),大明亡,张慎言病死于安徽芜湖。明史有《张慎言传》记载:“山西尽陷贼,慎言无家可归,流寓芜湖、宣城间。国亡后,疽发于背,戒勿药,卒,年六十九。”张慎言有病不让医治,表明了他甘为大明殉葬的求死之心。
张慎言的民族气节和文学才华,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清康熙年间的工部侍郎田六善称赞说:“太宰文章足以华国,才略足以御变,学术足以辅成,君德言论风采足以羽仪一世。”
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在《列朝诗集》中说:“藐山公。虽牵丝入仕,神明寄托恒在山水间,孤情回照,翩翩然如野鹤之立鸡群也。”
张慎言之所以成为一代名臣,除了位高权重、地位显赫,更有高于权位之上的因素,那就是道德、文章、思想和才略,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他的姓氏光华灿烂,光耀千秋。
张慎言死后由孙子和如夫人田氏扶榇归葬。
屯城张家祖坟和其他几户簪缨世家的祖坟,经历了几番洗劫和盗墓,已然面目全非。
明朝灭亡后,张家衰败破落,而后在清朝康熙年间崛起的张泰交为张慎言的从孙。如今的屯城除了留有张慎言内院和张慎言书房院遗址外,还有张泰交的花园和书房院。张泰交的花园西园最为值得称道的是康熙御书厅,其间曾珍藏过康熙当年御赐给张泰交的诗歌和对联石刻。中有一首题为“凯旋言怀”,是康熙早年的旧作,康熙抄录了赐予张泰交,落款为:旧作“凯旋言怀”壬午冬录,赐浙江抚臣张泰交。
屯城在明清曾一度名为“善良”,张泰交在《受祜堂集?自叙》一文中说:“其地山形似虎,沁流绕之,名虎谷里。里缘俗醇厚,官复名里曰善良。”何时恢复屯城称谓的不得而知。
大清立国后,饱经蹂躏的屯城又渐渐恢复了元气,在尔后的三百年间,依旧光风霁月,流金溢彩。历史匆匆走过,转瞬间,昔日的繁华已成为过眼云烟。经过了各种名堂的风雨摧残,屯城曾经有过的美丽,只有从前人的诗歌中略窥一二。屯城现存一方石刻,名曰“沁园”,是康熙年间做过刑、工、户、礼四部尚书的江西吉水人李振宇为陈谦吉的“沁园”题写的门额。陈廷敬三子陈壮履有《诸侄邀饮沁园》诗一首,曰:“村落衣冠古,园亭景物嘉。檐垂当夏果,篱艳后庭花。拔地青峰瘦,穿林碧水斜。更无酬酢事,藉草酌流霞。”诗中其时的屯城,村民衣着古朴,园亭齐楚,屋檐下垂挂着夏天的瓜果,篱笆墙开满了艳丽的鲜花,隐隐青山拔地而起,一湾碧水穿林而过,西天里布满了金红色的流霞,正是可以助兴下酒的风景……张慎言从孙张泰交有《受祜堂集》传世,诗才似在张慎言之上,录一首《襄城七夕》供读者品评:“万里劳三月,他乡七夕天。几声茅店雨,一带晚村烟。兴到酒难觅,愁来夜不眠。鼓盆余已久,乌鹊亦空填。”
屯城当年的松柏苍翠依稀还在,秋冬之际,红叶弥满山谷间的风情还在,但溪涧曲折,溪尽处的小桥、桥北悬崖上状若飞楼的菌阁却是看不到了。在泊园旧址的半山腰上,透过树枝的杈桠,可隐约望见几处洞窟,那极有可能就是张慎言笔下的“石屋”。
张慎言有《虎谷》诗一首,中有句云:“石室溪桥泊水东,玄根幽构易为衷。起居竹气花光里,眠食泉声鸟语中。”可见当年的泊园的风韵,张慎言每日坐卧起居在满园的竹气花光里,睡眠饮食于泉声鸟语中,该是怎样的一种风雅和淡泊。这种古代的文人情怀和士大夫的贵族风范,是被今人一度当做“四旧“极尽毁灭破坏践踏之后又四处遍寻不见的精神。张慎言《虎谷杂咏有“泉欣迂可来”之句因赋》有句云:“泉源在左沼在右,中间涧仄石钦崎。今看倒影云难尽,试问清源人未知。”而今,一切的精美典雅、流风遗韵,早已渐行渐远渐淡渐无,只留下了几处残败的旧址供后人思古遐想了。
站在泊园的旧址抬眼望去,是小山一样黑压压的煤堆。泊园当年的明月清风,只剩了一勺泉依旧旱涝不枯,泉下原有的一座八角水池于上世纪70年代被农民拆毁,其石料用来做了房基。一条被溪流冲刷出的浅沟尚在,当年的溪流却早已干涸,据村里人说,这一带曾经都是茂密的树木,泊园旧址上原有四棵巨大的白皮松,于上世纪60年代全部砍伐净尽做了他用。卧虎山因地下挖煤的缘故,裂开了许多缝隙,宽的有一米多。
远处,成片新房簇拥着三座残败的赵家高楼,遗世独立般隐约在雾霾里,而建于张慎言同阁之后的陈家堡楼早已没了楼顶,敞着豁口面向苍天,宛若一曲悲凉的古老歌谣。陈家堡楼解放后被分给一户贫农,该户因孩子考上大学却没钱读书,把顶层的房梁拆掉卖了,当年用来避难自保的古堡楼就成了今天这副残败的模样。据本村知情人介绍,屯城的毁坏,除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几个阶段外,1977年的毁坏是最为严重的。其时处于“文革”后期,极左思潮的影响远未消除,不少人仍认为凡是古旧的东西都在“横扫”之列,于是在大队主要领导人的号令下,村中的文物古迹,又一次遭到“浩劫”。街面上各家的牌楼,包括陈家当年的牌楼,在见证了人间风雨、历史变迁后就此彻底消失。张泰交花园的御碑亭早已成了居民的住宅,里面的碑石除一面康熙赠诗尚在,其余一部分被后人做了门前的踏脚石,这部分石碑正因此得以保存到现在。其他的石碑都在那时被粉碎成石子充当建筑材料砌进了新居。张慎言的书法其时和董其昌齐名,被称为“南董北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屯城尚存的张慎言的一面珍贵的书法石刻,也被张家后人裁开当了踏脚石。
屯城村除民居建筑颇具特色外,比较有影响的建筑还有一座东岳庙,庙为金代建筑,正殿和耳殿石柱上刊勒的建筑年代,如“承安四年”“大安二年”“泰和戊辰”等还清晰可辨。掐指算来,大殿已历约八百年。飞檐斗拱,硕大的具有明显收杀的抹棱檐柱,依然是金代原物。但屋顶是上世纪60年代返修过的,已非原来的螭吻雕甍。正殿屋脊上后补的三个五角星,曾被摄影家们传为笑谈。唯有一座古钟和几根石柱保留了一丝原貌,院中左右有松树围起的两条甬道,石子铺排的图案为“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刘少奇”,字形依稀可辨。据说屯城东岳庙的庙门曾经非常壮观,四梁八柱,木雕纷披。上世纪那个特殊年代,有村人把庙门上的铁钉敲下来卖了钱,门上木雕被破坏殆尽。现有的大门为后来补建,寻常光景而已。
东岳庙内的砂石石阶严重风化,其风化程度证明了历史的久远,八百年,八百年足以让石头化成土。八百年足以使山崩地裂,河水断流。八百年留下的只是一段文字,几个传说。
造访屯城,最初是因了对张慎言的追慕,走马观花一番后,才知屯城丰厚的人文历史,不止一家一姓,也绝非一篇文章可以穷尽。私心希望屯城在今后的建设中,能恢复泊园的部分旧貌,能将现存的旧民居保存下来,希望走进屯城第一眼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图案,还有张慎言的塑像。
题记:屯城,隶属于阳城县润城镇。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曾在此屯兵屯粮,因此得名。屯城居民为杂姓,有张、赵、郑、程、王、陈、高等,至今有“郑半街,张半道、陈一角”的说法。郑家祖孙在元代两封国公,二世“平章;张家于明清五世之内出过三位进士,村内有二郎庙、关帝庙、张公阁、东岳庙及宗族祠堂等。屯城又称虎谷里,是明代大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张慎言的故乡。
2014年的正月初三,是一个雾霾笼罩下的晴天。早饭后,领着女儿,轻装简行,向阳城方向出发。利用春节休假的时间造访几个古村落,是年前就定好的计划。
过了润城,沿沁河,一路打问着向屯城走去。
浅浅的沁河在裸露的河滩上勉为其难地流淌着,较三年前愈发地瘦细了。沁河两岸布满了鳞次栉比的工矿企业,河道里到处堆放着煤山、砂矿,坑坑洼洼的挖掘痕迹随处可见。裸露的河滩覆盖着枯黄的野草,在冬日荒寒的雾霾下,愈发显得千疮百孔。偶然有白鹳和水鸟在水面上飞起飞落,是途中唯一见到的生动画面。
古人认为:“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也。”又说:“经脉者,所以能绝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管子·水地》)。今世鄙弃传统文化,没有了对天地的敬畏之心,所有的河流干涸的干涸、污染的污染,能够流淌的也被一座又一座的水库寸寸截断,早已是不通了。
屯城就位于沁河岸边的卧虎山下。
走进屯城,印入眼帘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城镇,新农村的楼房密集且鲜亮,宽阔的广场上耸立着一个抽象图案的大理石雕塑。屯城,作为一个村落,已然没有了一丝“村”的味道和想象中的古朴清幽,而更像是一座新“城”了。卧虎山起伏连绵,在雾霾的充斥下,苍松翠柏被蒙上厚厚的灰色。
走进去,在新农村包围的中心地带,见到了一片老房子,却都大门紧锁。门前堆积着厚厚的落叶,鲜红的对联十分醒目。远处赵家的三座明末堡楼巍然耸立,很有些壮观的意味,却绕来绕去怎么也走不到近前。一座关帝庙修葺一新,却也是大门紧锁。
有村民们手中提溜着礼品,步履匆匆在忙着走亲戚。村里的小卖部门前堆放着各种花里胡哨的礼品盒,生意红火。向一位本村的年轻女子询问东岳庙的位置,女子告诉我,东岳庙也锁着,进不去。女子帮我到处寻找拿钥匙的人,说是出去走亲戚了,不在家。问她知不知道张慎言的故居,女子摇摇头说:“不知道,这些事老人们才能说上来。”于是,她把我们领到了村委主任的家里。
村委主任姓陈,四十多岁的样子,田字脸,身材高大,对本村的历史文化烂熟于心,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他话音低沉,地方口音让我听得不是很懂,但了解到的东西已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临别陈主任赠送我的两本资料,让我如获至宝,欣喜不已。
屯城的陈姓,先祖为陈廷敬的长子陈谦吉,陈谦吉致仕后迁居到屯城。陈主任至今记得,屯城原本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城,并且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这四道城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后来都被毁了,只剩下一截城墙的遗址。张慎言的祖坟也在“破四旧”中破掉了,石人石马被凿开用来修建了水渠。
历史上的屯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单张家在明清两代就出了三位进士:张慎言的祖父张升为明嘉靖庚戌进士,官至河南参政;张慎言字金铭,号藐山,明万历庚戌年中进士,官至南明吏部尚书,以太子太保致仕。张慎言从孙张泰交,为清康熙年间进士,官至浙江巡抚。
张慎言是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的外孙,很早父母双亡,由祖母一手养大。他自小颖悟绝伦,家学渊源,才华出众,有文章曾被视为三晋楷式。明万历庚戌年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所过之处,官声甚好,做陕西道御史期间政绩卓著,当地民众为其建了祠堂。张慎言襟怀坦荡,不避权贵,一生宦途坎坷,因“三案”忤逆旨意,被贬谪戍守甘肃酒泉,却能宠辱不惊,在肃州构建“快雪亭”,日日著述其中,以诗文当吹笳拊缶,自得其乐。赐还后,补湖广道,迁太仆少卿,太常卿,转刑部左侍郎,又因谳狱不合帝王旨意,罢官家居。此后在屯城的泊园度过了八个春秋。
屯城,在明清两季,曾经簪缨世家、卿相士大夫迭出,曾经华屋连绵、高楼耸立,曾经香车宝马、雕梁画栋,曾经洎水流雅韵、虎谷隐名士。张家原有大大小小近三十多座院落,整个张家府邸占据了屯城村大半条街。以街为界,街西俗称西宅,有花园,有观花楼;街东有书房院,有祠堂。如今除书房院、观花楼等少数院落还能看到,其他的院落均已损毁。张府与屯城多数院落朝向不同,并非坐北朝南,而是依山势座东朝西。大门上“忠恕”二字的古匾依旧清晰可辨。在内宅门额上有 “恭俭惟德”四字。院中建筑因年代过于久远看上去已然摇摇欲坠,几处木雕风化严重,堂屋外墙贴上了雪白的马赛克。张家当年的辉煌,经过几百年风雨沧桑的洗涤早已不复存在,而张府也只能作为一个遗址看了。流传下来的是张慎言的思想道德和文章诗词。
在屯城所有富丽堂皇、厚重典雅的旧建筑中,张慎言的“泊园”最惹人遐想。
张慎言在遭遇贬官、闲居故乡的岁月,淡泊功名,寄情山水,于泊园写下了诸多诗篇,名曰《泊水斋诗钞》,后被收入《四库全书》。该诗集中以泊园命名的诗歌有《泊园松苑》《泊园听雨》《泊园对月》《解严走泊园对花作》《仲秋泊园卧病》《润十一月朔二日郊行看雪归泊园独饮有怀作二首》《留郭九子读书泊园以归省展期》《韩中散见枉泊园》《抵泊园甫成二首》等。
据乾隆版《阳城县志》卷十六《志余》载:“泊园,明太宰张慎言别业也。在县东三十五里屯城。其地名虎谷,本王国光尚书小筑,后太宰复营此为菟裘。其处松柏苍翠,溪涧曲折,秋冬之际,红叶弥满山谷间,尤为奇胜,溪尽处为小桥,桥北悬崖,建阁其上,状若飞楼,言曰“菌阁”,最称幽旷之居。”想必那座在桥北悬崖上建造的阁楼,远远看上去像一只巨大的蘑菇,所以起名为“菌阁”,张慎言在菌阁落成后,又诗一首,题为《虎谷飞阁成落之》,云:“别浦乍晴新雨后,长林才弄好音初。筇将倦矣云多白,酒忽醒时松正疏。淙响欲逋留可住,冷风送善领其余。看来诸好纷纷落,着此孤亭良不虚。”
想象不出泊园当时的风情,却可以感受到张慎言受贬后的内心苦闷。生于末世,时乖运蹇的感慨时见于诗中的字里行间。他在《秋雨后有怀》一诗中写道:“云凉苔冷叶纵横,寂寞垂帷观我生。澹此多心翻爱病,简之真寄不求名。卧听壁响非山水,静挹芳馨岂杜衡!良友天涯殊隐士,中间存没怆吾情。”?
“泊园”,在张慎言的心中,是人生的暖色,是故土的温情,是可避风雨的港湾。算下来张慎言在故乡的赋闲岁月,应该是他人生中最好的日子,官场上的荣辱得失,比起后来的贼害横行,国破家亡,实在也算不了什么。
张慎言在泊园的宁静时光非常短暂,崇祯三年被贬,崇祯四年便遭遇了匪患,匪患过后是兵患,崇祯六年又遭遇了一场可怕的大瘟疫,接着便是严重的饥荒。终究也没能在故乡寿终正寝。
崇祯四年(1631),王嘉胤帅匪众数万窜入阳城沁水,在坪上、屯城一带烧杀抢掠、杀人如麻。被当代称作“农民起义军”的贼众,完全是一伙没有丝毫人性的匪徒,屠刀之下,妇孺老幼,贫富贵贱,概莫能免。张慎言亲眼目睹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为避匪患,张慎言在故乡修建了三层高楼,名曰“同阁”,盗匪来时,藏乡民于其上,救活乡民万余人。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张尚书慎言》:“金铭为人有别趣,诗亦有别调,怀负志节,敦笃友谊。家居时,流贼猖披,造三层楼,临洎水上,楼橹渠答,火炮悉备,一乡人保其上,贼屡攻不克,所全活者数万人。有才如此,而置之冗散,不得为国家挡一臂,由今念之,尤可痛惜也!”朝廷派兵前来平患,然而前来追剿匪众的官兵给民众带来的灾害比之贼患更甚。张慎言亲眼目睹了 “兵之害更惨于贼”的状况,愤慨不已,写下了《点灯行》一首长诗,描写了“我民耳目乱,呼天但号咷”的悲惨。他在《同阁记·后序》一文中记载了其时家乡匪患的真实情状。大致内容如下: 明朝壬申年的正朔四日,贼首王家胤(详见本书《花沟·寨上·坪上村》)先到了沁水的坪上烧杀抢掠(刘东星的老宅子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一火烧尽),而后沿榼山进入阳城,向西到了端氏,又折而向东,以数万之众兵犯高都,郭谷、白巷诸村。烧杀抢掠,无法计算,有的死在水井里,有的跳了茅坑,有的跳了沁河。贼众抢夺人口玉帛满载而去。屯城的男女老幼,躲进了同阁,免受了奔逃之苦。当年的秋末,匪众又从武安过来突然袭击了屯城和上佛村,大肆烧杀抢掠,有乡民躲进了山上的崖窟中,被贼众以火攻之,幸免的人,又被硫磺毒烟熏死。死去的人太多了,可以用沟壑为单位来计量。有的一家十几口人中竟没有一个存活下来。乡人登上女墙望去,但见蜂拥而至的贼众密密麻麻弥漫在山谷间,有骑马的有步行的,一连数日,在屯城滞留不去的有万余众。张慎言五亩之大的家宅,挤满了匪徒,没有一点空隙,这些匪徒把耕牛椎杀了来享用,没有椎杀的将后腿砍断。张家的门窗桌椅、茶几屏风、车辇床第,全部被劈了烧火煮饭,从早到晚,不停地在焚烧……此时的屯城,连年遭受了匪患、兵患、瘟疫、饥荒,一灾更比一灾甚。《阳城县志》(康熙版)卷七记载,崇祯六年,阳城一带遭遇了大的瘟疫,一门之中,病死者十有六七,有的全家死绝。当年一冬无雪,翌年一春无雨,到处是横陈的死人枕藉于路。此时张慎言的诗歌中,忍泪含涕,其忧患悲愤之情不知向谁哀告控诉。有诗《寇至后大祲疫且甚,与死于杀掠者几等》一首可见一斑。
崇祯十一年(1638),张慎言被再次起用,任工部右侍郎,崇祯十四年(1641),官迁南京户部尚书、掌右侍郎御事。崇祯十七年,福王在南京即位,史称南明,拜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张慎言上书“中兴十议”,虽被采纳,却难实施。他受到阉党的攻击弹劾,被迫上疏辞退。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其时,张慎言唯一的儿子张履旋(崇祯十五年的乡试举人),贼犯阳城南部山区时被执,要把他送到平阳去,张履旋写了一封和亲人诀别的书信,叹曰:“吾大人不为乱臣,吾岂为贼子乎!”遂投崖自尽。家破国亡,致仕后张慎言无家可归,寄居安徽芜湖、宣城一带,只有孤孙张泰茹前来于膝下侍俸。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烈的伤痛,张慎言人生理想悉数破灭,此时的张慎言,对生活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点,说:祖孙相聚足矣!清顺治二年(1645年),大明亡,张慎言病死于安徽芜湖。明史有《张慎言传》记载:“山西尽陷贼,慎言无家可归,流寓芜湖、宣城间。国亡后,疽发于背,戒勿药,卒,年六十九。”张慎言有病不让医治,表明了他甘为大明殉葬的求死之心。
张慎言的民族气节和文学才华,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清康熙年间的工部侍郎田六善称赞说:“太宰文章足以华国,才略足以御变,学术足以辅成,君德言论风采足以羽仪一世。”
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在《列朝诗集》中说:“藐山公。虽牵丝入仕,神明寄托恒在山水间,孤情回照,翩翩然如野鹤之立鸡群也。”
张慎言之所以成为一代名臣,除了位高权重、地位显赫,更有高于权位之上的因素,那就是道德、文章、思想和才略,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他的姓氏光华灿烂,光耀千秋。
张慎言死后由孙子和如夫人田氏扶榇归葬。
屯城张家祖坟和其他几户簪缨世家的祖坟,经历了几番洗劫和盗墓,已然面目全非。
明朝灭亡后,张家衰败破落,而后在清朝康熙年间崛起的张泰交为张慎言的从孙。如今的屯城除了留有张慎言内院和张慎言书房院遗址外,还有张泰交的花园和书房院。张泰交的花园西园最为值得称道的是康熙御书厅,其间曾珍藏过康熙当年御赐给张泰交的诗歌和对联石刻。中有一首题为“凯旋言怀”,是康熙早年的旧作,康熙抄录了赐予张泰交,落款为:旧作“凯旋言怀”壬午冬录,赐浙江抚臣张泰交。
屯城在明清曾一度名为“善良”,张泰交在《受祜堂集?自叙》一文中说:“其地山形似虎,沁流绕之,名虎谷里。里缘俗醇厚,官复名里曰善良。”何时恢复屯城称谓的不得而知。
大清立国后,饱经蹂躏的屯城又渐渐恢复了元气,在尔后的三百年间,依旧光风霁月,流金溢彩。历史匆匆走过,转瞬间,昔日的繁华已成为过眼云烟。经过了各种名堂的风雨摧残,屯城曾经有过的美丽,只有从前人的诗歌中略窥一二。屯城现存一方石刻,名曰“沁园”,是康熙年间做过刑、工、户、礼四部尚书的江西吉水人李振宇为陈谦吉的“沁园”题写的门额。陈廷敬三子陈壮履有《诸侄邀饮沁园》诗一首,曰:“村落衣冠古,园亭景物嘉。檐垂当夏果,篱艳后庭花。拔地青峰瘦,穿林碧水斜。更无酬酢事,藉草酌流霞。”诗中其时的屯城,村民衣着古朴,园亭齐楚,屋檐下垂挂着夏天的瓜果,篱笆墙开满了艳丽的鲜花,隐隐青山拔地而起,一湾碧水穿林而过,西天里布满了金红色的流霞,正是可以助兴下酒的风景……张慎言从孙张泰交有《受祜堂集》传世,诗才似在张慎言之上,录一首《襄城七夕》供读者品评:“万里劳三月,他乡七夕天。几声茅店雨,一带晚村烟。兴到酒难觅,愁来夜不眠。鼓盆余已久,乌鹊亦空填。”
屯城当年的松柏苍翠依稀还在,秋冬之际,红叶弥满山谷间的风情还在,但溪涧曲折,溪尽处的小桥、桥北悬崖上状若飞楼的菌阁却是看不到了。在泊园旧址的半山腰上,透过树枝的杈桠,可隐约望见几处洞窟,那极有可能就是张慎言笔下的“石屋”。
张慎言有《虎谷》诗一首,中有句云:“石室溪桥泊水东,玄根幽构易为衷。起居竹气花光里,眠食泉声鸟语中。”可见当年的泊园的风韵,张慎言每日坐卧起居在满园的竹气花光里,睡眠饮食于泉声鸟语中,该是怎样的一种风雅和淡泊。这种古代的文人情怀和士大夫的贵族风范,是被今人一度当做“四旧“极尽毁灭破坏践踏之后又四处遍寻不见的精神。张慎言《虎谷杂咏有“泉欣迂可来”之句因赋》有句云:“泉源在左沼在右,中间涧仄石钦崎。今看倒影云难尽,试问清源人未知。”而今,一切的精美典雅、流风遗韵,早已渐行渐远渐淡渐无,只留下了几处残败的旧址供后人思古遐想了。
站在泊园的旧址抬眼望去,是小山一样黑压压的煤堆。泊园当年的明月清风,只剩了一勺泉依旧旱涝不枯,泉下原有的一座八角水池于上世纪70年代被农民拆毁,其石料用来做了房基。一条被溪流冲刷出的浅沟尚在,当年的溪流却早已干涸,据村里人说,这一带曾经都是茂密的树木,泊园旧址上原有四棵巨大的白皮松,于上世纪60年代全部砍伐净尽做了他用。卧虎山因地下挖煤的缘故,裂开了许多缝隙,宽的有一米多。
远处,成片新房簇拥着三座残败的赵家高楼,遗世独立般隐约在雾霾里,而建于张慎言同阁之后的陈家堡楼早已没了楼顶,敞着豁口面向苍天,宛若一曲悲凉的古老歌谣。陈家堡楼解放后被分给一户贫农,该户因孩子考上大学却没钱读书,把顶层的房梁拆掉卖了,当年用来避难自保的古堡楼就成了今天这副残败的模样。据本村知情人介绍,屯城的毁坏,除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几个阶段外,1977年的毁坏是最为严重的。其时处于“文革”后期,极左思潮的影响远未消除,不少人仍认为凡是古旧的东西都在“横扫”之列,于是在大队主要领导人的号令下,村中的文物古迹,又一次遭到“浩劫”。街面上各家的牌楼,包括陈家当年的牌楼,在见证了人间风雨、历史变迁后就此彻底消失。张泰交花园的御碑亭早已成了居民的住宅,里面的碑石除一面康熙赠诗尚在,其余一部分被后人做了门前的踏脚石,这部分石碑正因此得以保存到现在。其他的石碑都在那时被粉碎成石子充当建筑材料砌进了新居。张慎言的书法其时和董其昌齐名,被称为“南董北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屯城尚存的张慎言的一面珍贵的书法石刻,也被张家后人裁开当了踏脚石。
屯城村除民居建筑颇具特色外,比较有影响的建筑还有一座东岳庙,庙为金代建筑,正殿和耳殿石柱上刊勒的建筑年代,如“承安四年”“大安二年”“泰和戊辰”等还清晰可辨。掐指算来,大殿已历约八百年。飞檐斗拱,硕大的具有明显收杀的抹棱檐柱,依然是金代原物。但屋顶是上世纪60年代返修过的,已非原来的螭吻雕甍。正殿屋脊上后补的三个五角星,曾被摄影家们传为笑谈。唯有一座古钟和几根石柱保留了一丝原貌,院中左右有松树围起的两条甬道,石子铺排的图案为“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刘少奇”,字形依稀可辨。据说屯城东岳庙的庙门曾经非常壮观,四梁八柱,木雕纷披。上世纪那个特殊年代,有村人把庙门上的铁钉敲下来卖了钱,门上木雕被破坏殆尽。现有的大门为后来补建,寻常光景而已。
东岳庙内的砂石石阶严重风化,其风化程度证明了历史的久远,八百年,八百年足以让石头化成土。八百年足以使山崩地裂,河水断流。八百年留下的只是一段文字,几个传说。
造访屯城,最初是因了对张慎言的追慕,走马观花一番后,才知屯城丰厚的人文历史,不止一家一姓,也绝非一篇文章可以穷尽。私心希望屯城在今后的建设中,能恢复泊园的部分旧貌,能将现存的旧民居保存下来,希望走进屯城第一眼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图案,还有张慎言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