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 烽烟记忆:军事迷必知的60场经典战役 > 8.中日百团大战〈1940〉——千里沃野上的搏杀
8.中日百团大战〈1940〉——千里沃野上的搏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烽烟记忆:军事迷必知的60场经典战役最新章节!
◇作战实力◇
中日百团大战军事力量对比
指挥者 参战人数 军团 其他装备中国 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 20多万人 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0师(决死第2、第4纵队),66个团,共105个团 —日本 日本华北方面军和伪军 15万人 3个师的全部,2个师得各2个团,5个独立混成旅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的2个营、1个骑兵旅的2个营 飞机150架
◇战场对决◇
内忧外患的中国
1940年8月,中国进行抗战已经第四个年头了。当时的英、美、法无力顾及中国,只能一味地采取妥协的政策,这也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在德、意法西斯横行欧洲之际,日本当时准备通过打通平汉路进行南下,实施所谓的“南进”政策。而日本对国民党则实行“双规”政策,一方面在政治上采取诱降的政策,另一方面在军事上继续向国民党施加压力,扬言要兵分三路向蒋介石的后方进行进攻。
除此之外,汪精卫等国民党投降派也对蒋介石政府进行劝降,为此国民党内外也是混乱一滩,投降活动日益加剧,国民党统治区的大片国土已经被乌云笼罩着。
而相对的敌后根据地却变得越战越强,对敌人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日本为了束缚抗日军民的手脚,于是大搞“囚笼政策”,让共产党的敌后抗战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困难。
百团大战的来历
1939年12月的一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收到来自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等人发来的一份绝密电报。电报说:“敌最近修路的目的同过去不同……一是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把根据地收复的井陉煤矿划成不能相互联系,不能进行支援的孤立的小块,便于敌军逐次分区搜剿。第二种修法是汽车路的联络向外连筑,敌人的汽车在路上不断运动,阻挡我军出入其圈内。”
电报建议:我八路军“绝不能让敌修成”,否则“将造成坚持游击战争的极端困难局面”。由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亲自策划的这一恶毒阴谋,自然引起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的警惕。
之后,经过多方面的缜密研究和精心的策划,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计划就这样产生了。
1940年8月20日,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风云中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在晋察冀军区前线指挥所驻地一个叫洪河漕的小山村,在120师前线指挥所驻地兴县蔡家崖小院里正处在大战前的紧张气氛中。22时整,各兵团按照统一的规定发起进攻。
彭德怀在关家垴前线的炮团哨所观察敌情
为此,从21日晚到22日,八路军总部的工作人员非常忙碌,刘伯承、聂荣臻接连数次继续报告正太路各个出击兵团的破袭战况,贺龙、陈再道、吕正操和冀察热挺进军司令员肖克以及其他配合正太路破袭战役的部队领导人也都纷纷来电,报告他们的破袭战果。
总体来说,战况发展非常顺利,正太、同蒲、白晋、平汉、平绥、津浦、北宁各铁路及各公路干线,这些所谓的敌人大动脉很快就变得是“千疮百孔”。
22日午饭后,彭德怀、左权在作战室听作战科长王政柱汇报战况。当问到八路军实际参战兵力时,王政柱嗓音响亮地回答道:“正太线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到邯郸段是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4个团……参战兵力共计105个团。”
王政柱话音未落,左权参谋长抢先说:“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要仔细把数字查对一下。”彭德怀定性地说:“不管一百零几个团,这次战役,就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千里战线,百团出击
8月25日后,日军准备从白晋铁路、同蒲铁路南段抽调第36、第37、第41师各一部,配合独立混成第4、第9旅向第129师进行反击;从冀中、冀南抽调约5000人的兵力,配合独立混成第8旅向晋察冀军区部队反击。
9月2日,日军合击正太铁路南侧的安丰、马坊地区的第129师。该师以4个团的兵力英勇进行抗击,打死打伤日军200多人。9月6日,第129师第386旅和决死队第1纵队各两个团,于榆社西北双峰地区包围了日军1个营,击毙400多人,打破了日军的合击。
后来为扩大战果,9月16日,八路军总部发出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摧毁深入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
晋察冀军区以8个团、3个游击支队、2个独立营组成了左、右翼队和预备队,于9月22日发起涞(源)灵(丘)战役,对该地区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和第26师及伪军各一部发动进攻。
右翼队重点攻击涞源县城,但是由于缺乏攻坚的器材,日军又进行着顽强的抵抗,双方奋战了一夜,但是却没有得手。23日,转为攻击涞源外围日军据点。至26日,相继攻占三甲村、东团堡等10余处据点。28日,由张家口增援的日军3000余人进抵涞源城,右翼队遂转移兵力于灵丘、浑源方向,协同左翼队先后攻占了南坡头、抢风岭、青磁窑等日军据点。10月9日,又有大同的日军100多人来进行援助。而当时的晋察冀军区立即决定结束涞灵战役,这次战役共歼灭日伪军1000多人。
百团大战中的重要防御工程
通过一个半月接连不断地破袭战,使华北的日军极为震惊,一度陷入混乱的状态。日军为了挽救局势,于是决定急调华北境内的所有能够调遣的兵力,对八路军进行疯狂的报复,第三阶段,也就是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开始了。
日军的扫荡首先由晋东南开始,然后转向平西、北岳区和冀中区。为了在反扫荡中力争主动,晋察冀的军区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留一部分兵力同敌人保持接触;但是主力不利于作战的情况下适时进行转移,寻找反击的机会,在敌人的各公路据点之间展开破击;各地的游击队、民兵也在主力部队的支持下活跃于外线和内线,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打乱了日军的扫荡计划。
11月9日,日军开始对北岳区进行扫荡,集结的兵力多达12OOO多人,先由北向南,然后由东向西,分路平行推进。日军所到之处,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据扫荡后的统计,仅就易县六个区,被烧房屋达2200多间。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部队一直在各地寻找着战机,连续不断地打击日军。
最后,在八路军军民的英勇打击下,进攻边区内地的日军到11月底终于开始撤离,至此,威震海内外的百团大战也悄悄落下了帷幕。
◇知识拓展◇
日军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三光”即烧光、杀光、抢光。日本在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对八路军的敌后抗战活跃的华北地区始终找不到对付八路军的有效方法,而日军在八路军的广泛打击下不断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这一切都极大地动摇了日军的殖民统治并牵制着其兵力的调度使用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为此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1940年以后,这种扫荡变得更加频繁和酷烈。
在扫荡中,日军实施了所谓的“烬灭作战”。“烬灭”,就是烧尽灭绝,烧光杀绝的意思,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而日军推行“三光”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消灭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摧毁抗日根据地的邪恶目的。
◇作战实力◇
中日百团大战军事力量对比
指挥者 参战人数 军团 其他装备中国 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 20多万人 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0师(决死第2、第4纵队),66个团,共105个团 —日本 日本华北方面军和伪军 15万人 3个师的全部,2个师得各2个团,5个独立混成旅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的2个营、1个骑兵旅的2个营 飞机150架
◇战场对决◇
内忧外患的中国
1940年8月,中国进行抗战已经第四个年头了。当时的英、美、法无力顾及中国,只能一味地采取妥协的政策,这也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在德、意法西斯横行欧洲之际,日本当时准备通过打通平汉路进行南下,实施所谓的“南进”政策。而日本对国民党则实行“双规”政策,一方面在政治上采取诱降的政策,另一方面在军事上继续向国民党施加压力,扬言要兵分三路向蒋介石的后方进行进攻。
除此之外,汪精卫等国民党投降派也对蒋介石政府进行劝降,为此国民党内外也是混乱一滩,投降活动日益加剧,国民党统治区的大片国土已经被乌云笼罩着。
而相对的敌后根据地却变得越战越强,对敌人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日本为了束缚抗日军民的手脚,于是大搞“囚笼政策”,让共产党的敌后抗战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困难。
百团大战的来历
1939年12月的一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收到来自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等人发来的一份绝密电报。电报说:“敌最近修路的目的同过去不同……一是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把根据地收复的井陉煤矿划成不能相互联系,不能进行支援的孤立的小块,便于敌军逐次分区搜剿。第二种修法是汽车路的联络向外连筑,敌人的汽车在路上不断运动,阻挡我军出入其圈内。”
电报建议:我八路军“绝不能让敌修成”,否则“将造成坚持游击战争的极端困难局面”。由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亲自策划的这一恶毒阴谋,自然引起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的警惕。
之后,经过多方面的缜密研究和精心的策划,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计划就这样产生了。
1940年8月20日,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风云中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在晋察冀军区前线指挥所驻地一个叫洪河漕的小山村,在120师前线指挥所驻地兴县蔡家崖小院里正处在大战前的紧张气氛中。22时整,各兵团按照统一的规定发起进攻。
彭德怀在关家垴前线的炮团哨所观察敌情
为此,从21日晚到22日,八路军总部的工作人员非常忙碌,刘伯承、聂荣臻接连数次继续报告正太路各个出击兵团的破袭战况,贺龙、陈再道、吕正操和冀察热挺进军司令员肖克以及其他配合正太路破袭战役的部队领导人也都纷纷来电,报告他们的破袭战果。
总体来说,战况发展非常顺利,正太、同蒲、白晋、平汉、平绥、津浦、北宁各铁路及各公路干线,这些所谓的敌人大动脉很快就变得是“千疮百孔”。
22日午饭后,彭德怀、左权在作战室听作战科长王政柱汇报战况。当问到八路军实际参战兵力时,王政柱嗓音响亮地回答道:“正太线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到邯郸段是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4个团……参战兵力共计105个团。”
王政柱话音未落,左权参谋长抢先说:“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要仔细把数字查对一下。”彭德怀定性地说:“不管一百零几个团,这次战役,就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千里战线,百团出击
8月25日后,日军准备从白晋铁路、同蒲铁路南段抽调第36、第37、第41师各一部,配合独立混成第4、第9旅向第129师进行反击;从冀中、冀南抽调约5000人的兵力,配合独立混成第8旅向晋察冀军区部队反击。
9月2日,日军合击正太铁路南侧的安丰、马坊地区的第129师。该师以4个团的兵力英勇进行抗击,打死打伤日军200多人。9月6日,第129师第386旅和决死队第1纵队各两个团,于榆社西北双峰地区包围了日军1个营,击毙400多人,打破了日军的合击。
后来为扩大战果,9月16日,八路军总部发出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摧毁深入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
晋察冀军区以8个团、3个游击支队、2个独立营组成了左、右翼队和预备队,于9月22日发起涞(源)灵(丘)战役,对该地区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和第26师及伪军各一部发动进攻。
右翼队重点攻击涞源县城,但是由于缺乏攻坚的器材,日军又进行着顽强的抵抗,双方奋战了一夜,但是却没有得手。23日,转为攻击涞源外围日军据点。至26日,相继攻占三甲村、东团堡等10余处据点。28日,由张家口增援的日军3000余人进抵涞源城,右翼队遂转移兵力于灵丘、浑源方向,协同左翼队先后攻占了南坡头、抢风岭、青磁窑等日军据点。10月9日,又有大同的日军100多人来进行援助。而当时的晋察冀军区立即决定结束涞灵战役,这次战役共歼灭日伪军1000多人。
百团大战中的重要防御工程
通过一个半月接连不断地破袭战,使华北的日军极为震惊,一度陷入混乱的状态。日军为了挽救局势,于是决定急调华北境内的所有能够调遣的兵力,对八路军进行疯狂的报复,第三阶段,也就是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开始了。
日军的扫荡首先由晋东南开始,然后转向平西、北岳区和冀中区。为了在反扫荡中力争主动,晋察冀的军区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留一部分兵力同敌人保持接触;但是主力不利于作战的情况下适时进行转移,寻找反击的机会,在敌人的各公路据点之间展开破击;各地的游击队、民兵也在主力部队的支持下活跃于外线和内线,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打乱了日军的扫荡计划。
11月9日,日军开始对北岳区进行扫荡,集结的兵力多达12OOO多人,先由北向南,然后由东向西,分路平行推进。日军所到之处,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据扫荡后的统计,仅就易县六个区,被烧房屋达2200多间。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部队一直在各地寻找着战机,连续不断地打击日军。
最后,在八路军军民的英勇打击下,进攻边区内地的日军到11月底终于开始撤离,至此,威震海内外的百团大战也悄悄落下了帷幕。
◇知识拓展◇
日军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三光”即烧光、杀光、抢光。日本在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对八路军的敌后抗战活跃的华北地区始终找不到对付八路军的有效方法,而日军在八路军的广泛打击下不断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这一切都极大地动摇了日军的殖民统治并牵制着其兵力的调度使用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为此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1940年以后,这种扫荡变得更加频繁和酷烈。
在扫荡中,日军实施了所谓的“烬灭作战”。“烬灭”,就是烧尽灭绝,烧光杀绝的意思,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而日军推行“三光”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消灭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摧毁抗日根据地的邪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