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咸丰帝的权术计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最新章节!
1)咸丰兄弟间的皇位之争
清朝前期,从太祖努尔哈赤到康熙皇帝的100多年时间里,是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的关键时期。但无论国家大事多么紧迫,军机政务多么繁忙,始终未能摆脱激烈的皇权斗争,以致康熙这样堪称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
雍正即位后,他从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中吸取教训,创建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将立储谕旨秘藏在匣内,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直到皇帝驾崩时,才由御前大臣共同拆封,当众宣布由谁继位。
这种方法很巧妙,令所有心仪皇位的皇子都心存希望,努力用帝王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赢得父皇的好感。而且,由于皇子们没有明确的竞争目标,也不容易形成各种围绕皇子结成的政治集团。
这个办法虽然不能彻底消除统治者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但它毕竟削弱了这种斗争的激烈程度,避免了血腥残杀。所以,从雍正以后,争夺皇权的斗争,变得平和隐秘了许多,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权术和计谋的较量。
雍正之后,经乾隆、嘉庆,皇位传到了道光。道光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他共有9个儿子。
到了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道光64岁时九子中三位早逝、一位过继给亲王、三位年纪不到6岁,有能力竞争帝位的只剩下14岁的四皇子奕詝和13岁的六皇子奕䜣两兄弟了。
在诸位皇子中,又惟有这两兄弟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从小在一起读书习武,兄弟俩不仅成长为熟读经史、兼通诗文、擅长骑射的少年才俊,还共同研创出枪法二十八式、刀法十八式,使得道光皇帝十分欣慰,特意将枪法赐名为“棣华协力”,刀法赐名为“宝锷宣威”,暗喻兄弟二人协力同心。
四皇子10岁时,生母孝全成皇后突然去世,他便由六皇子的生母孝静贵妃抚养。兄弟俩感情更深一层,如同一母同胞。
兄弟俩感情很好,但也可以说是不幸,因为皇位只有一个,究竟谁能成为皇位继承人呢?
有关道光立储的故事,民间有多种说法,在野史中记载也很丰富,关于继位传说共有四种:
说法一:先立六子,后改四子
因为孝静贵妃最宠爱六皇子,道光曾预先写好谕旨立他为储。书写时有个太监在阶下偷看,这件事渐渐传了出去,道光知道后很不高兴,便改立了四皇子。
说法二:人定六子,天定四子
六皇子特别聪明,道光非常喜欢他,有心立他为皇储。道光将死时,急忙传令召见六皇子。不料这时四皇子刚好来请安,听说这个消息赶忙跑到父皇身边。道光叹息一声,昏迷过去。等到六皇子赶来,道光已经驾崩,四皇子已经即位了。
说法三:心怜皇后,恩施其后
四皇子生母孝全成皇后生前与皇太后,即道光的母亲关系不好,她由贵妃晋升为皇后不久,就突然死去了。一首《清宫词》中写到她的暴死“事多隐秘”,言外之意是被太后害死了。道光十分悲痛,决定立四皇子为储,以此告慰皇后亡灵。
说法四:手心手背,左右为难
道光晚年确实最钟爱六皇子,想把家国大业交给他。但又因四皇子品德贤良并且年长,所以犹豫不决,最终立了四子。
从传说可以看出:道光更偏爱六皇子。这从道光为两兄弟择亲的情况也可以得到证实。
道光为四皇子指定的是负责祭祀的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儿,为六皇子指定的是都统桂良的女儿。相比之下,六皇子亲家更有权势。而在封建社会,婚姻是与政治相联系的。
不过,继承皇位事关国家大局,仅有皇帝的偏爱是不够的。随着道光日渐衰老,两兄弟加紧了争夺父皇欢心、谋取皇位的步伐。
道光晚年时命皇子们随驾到南苑围猎,检验皇子骑射才干。
据文献记载,六皇子武艺超群,在围猎中获得猎物最多。而四皇子却站在一旁,不发一箭。
原来,四皇子知道自己骑射不如六皇子,事前请他的老师杜受田出了个高招。善于揣摩道光心理的杜受田说:阿哥千万别发一枪一箭,而且要约束手下人不得捕捉动物。皇上如果问及原因,你便说现在正值春天鸟兽万物孕育的时候,不忍心伤害它们,也不愿用这种方式与弟弟们竞争。
四皇子照计而行,果然道光非常高兴,赞叹道:这真是具有帝王心胸的人说的话啊!
还有一次,道光召两皇子问他们对国事政务的看法。二人接旨后分别请教自己的老师。六皇子的老师卓秉恬有才气,好发议论。他告诉六皇子:“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杜受田却告诫四皇子:如果谈国事政务,你比不过六爷。只要皇上说自己快死了,不等他问政,你就趴在地上哭。四皇子言听计从,他的表现使道光深感这个孩子仁孝。
后来两兄弟对各自老师的不同态度,说明杜受田在为四皇子争位中确实立了功,因而得到恩宠。而六皇子争位失败,对老师不满。
道光三十年,道光帝去世,两皇子的皇位之争也有了结果。
道光传位秘档,是惟一保存至今的一组有关秘密立储的珍贵实物。匣中共有谕旨四份。立储谕旨用满汉文写道:“皇四子奕著立为皇太子。”又用汉文写道:“皇六子奕封为亲王。”这是道光逝世的前四年写的。还有两份交待身后应办事项的遗旨,并都贴有封条。此外,匣中还有朱谕一份,意思是说,诸位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重,同心协力辅佐新皇帝。这份朱谕是道光临死前书写的,字迹很潦草。
秘密立储的谕旨应该只有立储内容,但道光在立四皇子为太子的同时,又考虑了六皇子。这种一纸两谕的特例耐人寻味。而道光临终朱谕给人的感觉是,大臣们对立四皇子为皇太子好像存在不同看法。
四皇子继位并非一帆风顺。在丁国钧的《荷香馆琐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情节:道光在他病危时,曾召御前大臣八人到寝宫,让他们一起开启秘密立储的锦匣。当时,六皇子生母孝静皇贵妃叮嘱御前大臣不要马上接匣,御前大臣就有点犹豫推诿。道光见此情景,非常愤怒,以手拍床。御前大臣才不得不去接锦匣,当众开启,宣读四皇子为皇太子的谕旨。
史学家认为,这则记载与史实不符,但从中可以看出,两兄弟争储的传闻,确实是事出有因的。
道光的一纸朱谕,决定了两兄弟的命运,从此四皇子黄袍加身,成为咸丰帝,而六皇子作为亲王俯首称臣。但兄弟俩的斗争却并未结束。
咸丰元年,恭亲王代咸丰前往道光陵祭拜。这位在帝位争夺中失败的多才皇子感慨万端,赋诗一首:曙色分林表,迷离隐远村。
泉流溪口合,鸟语陌头喧。
石勒碑何在,荆卿墓尚存。
当年曾驻跸,今日泪双痕。
这首诗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出空怀壮志、悲凄哀怨的心情。
咸丰继位后,恭亲王小心谨慎,一度得到咸丰信任,出任领班军机大臣。但后来两兄弟嫌隙渐生。
事情是这样的:孝静贵妃认为自己抚圣有功,多次托恭亲王向咸丰请求为自己加封太后,咸丰没有同意。《祺祥故事》记载:咸丰五年,皇太妃病重。咸丰前去看望,遇见恭亲王。咸丰随口问:额娘病得怎样了?恭亲王说:很重,看样子要等晋封皇太后才能闭眼。仓促间咸丰“哦、哦”了两声。没想到恭亲王听后立即到军机处传旨,礼部随后奏请尊封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
为此咸丰非常生气,但不得已批准了。九天后,康慈皇太后病逝。不久,咸丰便以“办理丧事有疏忽”的罪名将恭亲王赶出军机处,并罢免了他的其他重要职务。
咸丰还降低了养母康慈皇太后丧礼的等级,在谥号中不加道光的“成”字,也不在祖庙立牌位,创造了清代皇后丧礼的特例。太后陵墓也没与皇帝陵在一起,而是与16个妃子的园寝在一起,但中间用墙与妃子墓隔开,并用黄瓦以示区别。
这种既有别于皇后又有别于妃子的处理,隐隐透出咸丰的用心:他要让弟弟知道,皇帝的亲生母亲和养母是有区别的。并以此警告弟弟:别再打皇帝宝座的主意。就这样,咸丰终于战胜恭亲王坐稳了皇位。
1)咸丰兄弟间的皇位之争
清朝前期,从太祖努尔哈赤到康熙皇帝的100多年时间里,是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的关键时期。但无论国家大事多么紧迫,军机政务多么繁忙,始终未能摆脱激烈的皇权斗争,以致康熙这样堪称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
雍正即位后,他从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中吸取教训,创建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将立储谕旨秘藏在匣内,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直到皇帝驾崩时,才由御前大臣共同拆封,当众宣布由谁继位。
这种方法很巧妙,令所有心仪皇位的皇子都心存希望,努力用帝王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赢得父皇的好感。而且,由于皇子们没有明确的竞争目标,也不容易形成各种围绕皇子结成的政治集团。
这个办法虽然不能彻底消除统治者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但它毕竟削弱了这种斗争的激烈程度,避免了血腥残杀。所以,从雍正以后,争夺皇权的斗争,变得平和隐秘了许多,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权术和计谋的较量。
雍正之后,经乾隆、嘉庆,皇位传到了道光。道光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他共有9个儿子。
到了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道光64岁时九子中三位早逝、一位过继给亲王、三位年纪不到6岁,有能力竞争帝位的只剩下14岁的四皇子奕詝和13岁的六皇子奕䜣两兄弟了。
在诸位皇子中,又惟有这两兄弟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从小在一起读书习武,兄弟俩不仅成长为熟读经史、兼通诗文、擅长骑射的少年才俊,还共同研创出枪法二十八式、刀法十八式,使得道光皇帝十分欣慰,特意将枪法赐名为“棣华协力”,刀法赐名为“宝锷宣威”,暗喻兄弟二人协力同心。
四皇子10岁时,生母孝全成皇后突然去世,他便由六皇子的生母孝静贵妃抚养。兄弟俩感情更深一层,如同一母同胞。
兄弟俩感情很好,但也可以说是不幸,因为皇位只有一个,究竟谁能成为皇位继承人呢?
有关道光立储的故事,民间有多种说法,在野史中记载也很丰富,关于继位传说共有四种:
说法一:先立六子,后改四子
因为孝静贵妃最宠爱六皇子,道光曾预先写好谕旨立他为储。书写时有个太监在阶下偷看,这件事渐渐传了出去,道光知道后很不高兴,便改立了四皇子。
说法二:人定六子,天定四子
六皇子特别聪明,道光非常喜欢他,有心立他为皇储。道光将死时,急忙传令召见六皇子。不料这时四皇子刚好来请安,听说这个消息赶忙跑到父皇身边。道光叹息一声,昏迷过去。等到六皇子赶来,道光已经驾崩,四皇子已经即位了。
说法三:心怜皇后,恩施其后
四皇子生母孝全成皇后生前与皇太后,即道光的母亲关系不好,她由贵妃晋升为皇后不久,就突然死去了。一首《清宫词》中写到她的暴死“事多隐秘”,言外之意是被太后害死了。道光十分悲痛,决定立四皇子为储,以此告慰皇后亡灵。
说法四:手心手背,左右为难
道光晚年确实最钟爱六皇子,想把家国大业交给他。但又因四皇子品德贤良并且年长,所以犹豫不决,最终立了四子。
从传说可以看出:道光更偏爱六皇子。这从道光为两兄弟择亲的情况也可以得到证实。
道光为四皇子指定的是负责祭祀的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儿,为六皇子指定的是都统桂良的女儿。相比之下,六皇子亲家更有权势。而在封建社会,婚姻是与政治相联系的。
不过,继承皇位事关国家大局,仅有皇帝的偏爱是不够的。随着道光日渐衰老,两兄弟加紧了争夺父皇欢心、谋取皇位的步伐。
道光晚年时命皇子们随驾到南苑围猎,检验皇子骑射才干。
据文献记载,六皇子武艺超群,在围猎中获得猎物最多。而四皇子却站在一旁,不发一箭。
原来,四皇子知道自己骑射不如六皇子,事前请他的老师杜受田出了个高招。善于揣摩道光心理的杜受田说:阿哥千万别发一枪一箭,而且要约束手下人不得捕捉动物。皇上如果问及原因,你便说现在正值春天鸟兽万物孕育的时候,不忍心伤害它们,也不愿用这种方式与弟弟们竞争。
四皇子照计而行,果然道光非常高兴,赞叹道:这真是具有帝王心胸的人说的话啊!
还有一次,道光召两皇子问他们对国事政务的看法。二人接旨后分别请教自己的老师。六皇子的老师卓秉恬有才气,好发议论。他告诉六皇子:“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杜受田却告诫四皇子:如果谈国事政务,你比不过六爷。只要皇上说自己快死了,不等他问政,你就趴在地上哭。四皇子言听计从,他的表现使道光深感这个孩子仁孝。
后来两兄弟对各自老师的不同态度,说明杜受田在为四皇子争位中确实立了功,因而得到恩宠。而六皇子争位失败,对老师不满。
道光三十年,道光帝去世,两皇子的皇位之争也有了结果。
道光传位秘档,是惟一保存至今的一组有关秘密立储的珍贵实物。匣中共有谕旨四份。立储谕旨用满汉文写道:“皇四子奕著立为皇太子。”又用汉文写道:“皇六子奕封为亲王。”这是道光逝世的前四年写的。还有两份交待身后应办事项的遗旨,并都贴有封条。此外,匣中还有朱谕一份,意思是说,诸位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重,同心协力辅佐新皇帝。这份朱谕是道光临死前书写的,字迹很潦草。
秘密立储的谕旨应该只有立储内容,但道光在立四皇子为太子的同时,又考虑了六皇子。这种一纸两谕的特例耐人寻味。而道光临终朱谕给人的感觉是,大臣们对立四皇子为皇太子好像存在不同看法。
四皇子继位并非一帆风顺。在丁国钧的《荷香馆琐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情节:道光在他病危时,曾召御前大臣八人到寝宫,让他们一起开启秘密立储的锦匣。当时,六皇子生母孝静皇贵妃叮嘱御前大臣不要马上接匣,御前大臣就有点犹豫推诿。道光见此情景,非常愤怒,以手拍床。御前大臣才不得不去接锦匣,当众开启,宣读四皇子为皇太子的谕旨。
史学家认为,这则记载与史实不符,但从中可以看出,两兄弟争储的传闻,确实是事出有因的。
道光的一纸朱谕,决定了两兄弟的命运,从此四皇子黄袍加身,成为咸丰帝,而六皇子作为亲王俯首称臣。但兄弟俩的斗争却并未结束。
咸丰元年,恭亲王代咸丰前往道光陵祭拜。这位在帝位争夺中失败的多才皇子感慨万端,赋诗一首:曙色分林表,迷离隐远村。
泉流溪口合,鸟语陌头喧。
石勒碑何在,荆卿墓尚存。
当年曾驻跸,今日泪双痕。
这首诗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出空怀壮志、悲凄哀怨的心情。
咸丰继位后,恭亲王小心谨慎,一度得到咸丰信任,出任领班军机大臣。但后来两兄弟嫌隙渐生。
事情是这样的:孝静贵妃认为自己抚圣有功,多次托恭亲王向咸丰请求为自己加封太后,咸丰没有同意。《祺祥故事》记载:咸丰五年,皇太妃病重。咸丰前去看望,遇见恭亲王。咸丰随口问:额娘病得怎样了?恭亲王说:很重,看样子要等晋封皇太后才能闭眼。仓促间咸丰“哦、哦”了两声。没想到恭亲王听后立即到军机处传旨,礼部随后奏请尊封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
为此咸丰非常生气,但不得已批准了。九天后,康慈皇太后病逝。不久,咸丰便以“办理丧事有疏忽”的罪名将恭亲王赶出军机处,并罢免了他的其他重要职务。
咸丰还降低了养母康慈皇太后丧礼的等级,在谥号中不加道光的“成”字,也不在祖庙立牌位,创造了清代皇后丧礼的特例。太后陵墓也没与皇帝陵在一起,而是与16个妃子的园寝在一起,但中间用墙与妃子墓隔开,并用黄瓦以示区别。
这种既有别于皇后又有别于妃子的处理,隐隐透出咸丰的用心:他要让弟弟知道,皇帝的亲生母亲和养母是有区别的。并以此警告弟弟:别再打皇帝宝座的主意。就这样,咸丰终于战胜恭亲王坐稳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