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情缘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蒋家女人最新章节!
在汪长诗的世界里,这两种爱情她都拥有过。她曾经透过蒋孝武的眼睛,看到过爱情绮丽的芬芳。然而,岁月无情,再美好的景象也会随着雨打风吹去,她的心终苍老在错过的花期中。含恨离开台湾,在生她的那片土地上饮尽相思与无奈。
蒋家“孝”字辈的男孩,在酒色财气方面与长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学业方面却没有多大的建树。“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与蒋家显赫的家世不无直接关系。父辈辛苦打下了一方江山,儿孙多是坐享其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英雄后辈多“泯然众人矣”的关键所在。蒋孝武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很有自知之明,他情知无法通过台湾大学联考的关卡,于是便听从家里人的安排进入陆军官校。但是也与蒋孝文如出一辙,没有毕业便离开了学校。
蒋经国纵然英雄一世,可子女接二连三的不争气也让他倍觉面上无光。无奈之下,他只好安排二儿子出国留学,走上了和哥哥姐姐一样的道路。去哪个国家留学才好,成了蒋经国面临的新的难题。美国可谓是蒋经国心中难以言说的伤口,最爱的女儿在美国留学情定俞扬和,差点衍生出父女失和的人间悲剧。吸取以往的惨痛教训,蒋经国在为蒋孝武选择镀金的国家时可谓是煞费苦心。
按照蒋经国的打算,儿子这次出国必须找一个绝对可以依赖的托付之人。几经思考,他最终选定了和蒋家关系密切的戴安国。戴安国乃是戴季陶的长子,坊间曾有他是蒋介石的亲生骨肉的传言,乃是蒋介石与一日本女子所生,后因种种原因过继给戴季陶。戴安国与蒋家经国、纬国两兄弟关系密切,蒋纬国曾经说:“我与安国,情同手足,血浓于水。”由此可知三人关系非同一般。戴安国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现又任中央信托局驻西德兼奥地利代表一职,可以说是一个德国通。将儿子托付给他,蒋经国是绝对放心的。
于是,蒋孝武二十二岁的时候,被戴安国安排进入德国慕尼黑政治学院就读。国外的求学生涯并没有收敛这位花花公子的习性,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吃喝玩乐之上,毕竟,顶着“蒋家子孙”这块免死金牌,他无需为自己的人生作过多的铺陈。
命运的轮回早已刻在三生石上,走过奈河桥,喝下孟婆汤,便是另一个安排好的人生,我们只不过是按照剧本在人间重新演绎一遍而已。汪长诗遇见蒋孝武,如同每一桩写好的姻缘,即是命定。
按捺不住好动的本性,蒋孝武经常开车在外游历。这一日,他驱车来到瑞士。“皇孙”到此一游,在瑞士的国民党官员不免要尽地主之谊。是日晚上,蒋孝武就应国民党政府驻瑞士的官员郑宝南之邀,参加专门为他举行的晚宴。也就是在这个宴会上,他遇到了惊为天人的汪长诗。
年方十七岁的汪长诗,犹如雨后的彩虹,散发着夺人心魄的美丽。她长得娇小玲珑,集美人的风韵与少女的娇憨于一身,让过尽千帆的蒋孝武不免为之心动。
汪长诗从小在瑞士长大,父亲汪德官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材生,曾在广州电信局、联合国国际电信委员会任职,后来就职于国民党政府外交部。与蒋孝武见面时,汪德官已经辞去外交部的职务,下海经商。
蒋孝武自小就有一种雷厉风行的性格,做事多凭借自己本意,不计后果,这种性格体现在他对感情和事业的处理当中。既然对汪长诗一见倾心,能抱得美人归才是他最终的目的,蒋孝武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尚不经人事的汪长诗,如何能抵得过蒋孝武这个情场老手的热情,一颗少女的芳心渐渐沦陷在他的爱情攻势之下。
在他面前,汪长诗不再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纯真少女,她就像是一个羞涩的小姑娘,连说话都结巴,都语无伦次,仿若刚出窑的青花瓷,脸上带着薄薄的紫蓝色的光晕……原来,这就是爱情。
她的心情,犹如雪后初升的太阳一样炽热,眼眸里全是波光潋滟的爱意,闪在相思的河里。
初次面对爱情的汪长诗,很像一只第一次学习飞行的雏鸟。她不知道,巢穴外面的看似湛蓝的天空,会突然间就起了狂风暴雨,一场浪漫的出行,瞬间就成为狼狈不堪的逃离。
但是现在,汪长诗沉浸在这个为她恨不得买断春光的男子的温柔里不能自拔,如何能想象得到未来的风风雨雨。
两人在交往半年之后,汪长诗就披上了洁白的婚纱。二人的婚礼于1969年在蒋孝章位于美国的旧金山寓所里举行。这一年,蒋孝武二十四岁,汪长诗十八岁。
二人在结婚之后不久旋即返回台湾。蒋介石还特意接见了孙辈的亲家翁——汪德官夫妇。汪德官一派温文儒雅的风度,外交官的出身,很讨蒋介石的欢心,自然对汪长诗这位孙媳妇也是爱屋及乌了。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汪长诗想象中的甜蜜。张爱玲曾经冷峻地说:人生就像是一席华丽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便是生活无奈的底色。
“一入侯门深似海”。汪长诗就像是一只名贵的金丝雀,被豢养在蒋家官邸的高墙内。她从小在国外长大,又惯说英语,而蒋家没有几个能陪她说话的人;初到台湾,风土人情还都没有适应。此时,那个在教堂里承诺一生一世照顾他的男子又很少见到踪迹。她就像是一朵缺少滋养的鲜花,渐渐枯萎了。
人在这世间,一生之中做过许多后悔之事,然而,有些事却连后悔的机会都不给你。就好比汪长诗,当她知道嫁给蒋孝武就是日复一日的深宅大院里过着孤寂的生活,还要忍受丈夫在外面的风流,她的内心一定为当年的选择后悔过。只是,能够回到曾经吗?在她成为蒋家媳妇的那一刻,便注定了她的命运。无论她是否心甘情愿,她都要在蒋家媳妇的这个身份下忍受孤寂。她也曾有过喜悦,那是因为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有着一颗天真烂漫的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只是命运反反复复地变更,她还没有来得及去仔细体味这究竟是一种荣宠还是缺憾。
二十岁,还是一个本该承欢父母膝下的孩子,却做起了母亲。在结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汪长诗为蒋家生下了友兰、友松一双儿女。熟知,年幼的儿女没有能拴住丈夫的脚步,他的心离她越来越远了。
其实,这样的结局汪长诗早已知晓。只是这个可怜的女子欺骗自己不要相信。她能骗得了自己的心,如何能骗得了自己的身体呢?丈夫已经很少回到家里过夜了,他不爱她,身体知道。
她还记得,他们曾经也是“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歇”。只是如今,他连一个倦怠的眼神都懒得给她了。
爱情不可能超脱于世俗,它夹杂着世俗的五味杂陈。它是心与心的碰撞,也是身与身的交流。身体是最诚实的反应,它最知道,爱情离散在何时。
在汪长诗的世界里,这两种爱情她都拥有过。她曾经透过蒋孝武的眼睛,看到过爱情绮丽的芬芳。然而,岁月无情,再美好的景象也会随着雨打风吹去,她的心终苍老在错过的花期中。含恨离开台湾,在生她的那片土地上饮尽相思与无奈。
蒋家“孝”字辈的男孩,在酒色财气方面与长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学业方面却没有多大的建树。“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与蒋家显赫的家世不无直接关系。父辈辛苦打下了一方江山,儿孙多是坐享其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英雄后辈多“泯然众人矣”的关键所在。蒋孝武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很有自知之明,他情知无法通过台湾大学联考的关卡,于是便听从家里人的安排进入陆军官校。但是也与蒋孝文如出一辙,没有毕业便离开了学校。
蒋经国纵然英雄一世,可子女接二连三的不争气也让他倍觉面上无光。无奈之下,他只好安排二儿子出国留学,走上了和哥哥姐姐一样的道路。去哪个国家留学才好,成了蒋经国面临的新的难题。美国可谓是蒋经国心中难以言说的伤口,最爱的女儿在美国留学情定俞扬和,差点衍生出父女失和的人间悲剧。吸取以往的惨痛教训,蒋经国在为蒋孝武选择镀金的国家时可谓是煞费苦心。
按照蒋经国的打算,儿子这次出国必须找一个绝对可以依赖的托付之人。几经思考,他最终选定了和蒋家关系密切的戴安国。戴安国乃是戴季陶的长子,坊间曾有他是蒋介石的亲生骨肉的传言,乃是蒋介石与一日本女子所生,后因种种原因过继给戴季陶。戴安国与蒋家经国、纬国两兄弟关系密切,蒋纬国曾经说:“我与安国,情同手足,血浓于水。”由此可知三人关系非同一般。戴安国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现又任中央信托局驻西德兼奥地利代表一职,可以说是一个德国通。将儿子托付给他,蒋经国是绝对放心的。
于是,蒋孝武二十二岁的时候,被戴安国安排进入德国慕尼黑政治学院就读。国外的求学生涯并没有收敛这位花花公子的习性,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吃喝玩乐之上,毕竟,顶着“蒋家子孙”这块免死金牌,他无需为自己的人生作过多的铺陈。
命运的轮回早已刻在三生石上,走过奈河桥,喝下孟婆汤,便是另一个安排好的人生,我们只不过是按照剧本在人间重新演绎一遍而已。汪长诗遇见蒋孝武,如同每一桩写好的姻缘,即是命定。
按捺不住好动的本性,蒋孝武经常开车在外游历。这一日,他驱车来到瑞士。“皇孙”到此一游,在瑞士的国民党官员不免要尽地主之谊。是日晚上,蒋孝武就应国民党政府驻瑞士的官员郑宝南之邀,参加专门为他举行的晚宴。也就是在这个宴会上,他遇到了惊为天人的汪长诗。
年方十七岁的汪长诗,犹如雨后的彩虹,散发着夺人心魄的美丽。她长得娇小玲珑,集美人的风韵与少女的娇憨于一身,让过尽千帆的蒋孝武不免为之心动。
汪长诗从小在瑞士长大,父亲汪德官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材生,曾在广州电信局、联合国国际电信委员会任职,后来就职于国民党政府外交部。与蒋孝武见面时,汪德官已经辞去外交部的职务,下海经商。
蒋孝武自小就有一种雷厉风行的性格,做事多凭借自己本意,不计后果,这种性格体现在他对感情和事业的处理当中。既然对汪长诗一见倾心,能抱得美人归才是他最终的目的,蒋孝武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尚不经人事的汪长诗,如何能抵得过蒋孝武这个情场老手的热情,一颗少女的芳心渐渐沦陷在他的爱情攻势之下。
在他面前,汪长诗不再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纯真少女,她就像是一个羞涩的小姑娘,连说话都结巴,都语无伦次,仿若刚出窑的青花瓷,脸上带着薄薄的紫蓝色的光晕……原来,这就是爱情。
她的心情,犹如雪后初升的太阳一样炽热,眼眸里全是波光潋滟的爱意,闪在相思的河里。
初次面对爱情的汪长诗,很像一只第一次学习飞行的雏鸟。她不知道,巢穴外面的看似湛蓝的天空,会突然间就起了狂风暴雨,一场浪漫的出行,瞬间就成为狼狈不堪的逃离。
但是现在,汪长诗沉浸在这个为她恨不得买断春光的男子的温柔里不能自拔,如何能想象得到未来的风风雨雨。
两人在交往半年之后,汪长诗就披上了洁白的婚纱。二人的婚礼于1969年在蒋孝章位于美国的旧金山寓所里举行。这一年,蒋孝武二十四岁,汪长诗十八岁。
二人在结婚之后不久旋即返回台湾。蒋介石还特意接见了孙辈的亲家翁——汪德官夫妇。汪德官一派温文儒雅的风度,外交官的出身,很讨蒋介石的欢心,自然对汪长诗这位孙媳妇也是爱屋及乌了。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汪长诗想象中的甜蜜。张爱玲曾经冷峻地说:人生就像是一席华丽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便是生活无奈的底色。
“一入侯门深似海”。汪长诗就像是一只名贵的金丝雀,被豢养在蒋家官邸的高墙内。她从小在国外长大,又惯说英语,而蒋家没有几个能陪她说话的人;初到台湾,风土人情还都没有适应。此时,那个在教堂里承诺一生一世照顾他的男子又很少见到踪迹。她就像是一朵缺少滋养的鲜花,渐渐枯萎了。
人在这世间,一生之中做过许多后悔之事,然而,有些事却连后悔的机会都不给你。就好比汪长诗,当她知道嫁给蒋孝武就是日复一日的深宅大院里过着孤寂的生活,还要忍受丈夫在外面的风流,她的内心一定为当年的选择后悔过。只是,能够回到曾经吗?在她成为蒋家媳妇的那一刻,便注定了她的命运。无论她是否心甘情愿,她都要在蒋家媳妇的这个身份下忍受孤寂。她也曾有过喜悦,那是因为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有着一颗天真烂漫的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只是命运反反复复地变更,她还没有来得及去仔细体味这究竟是一种荣宠还是缺憾。
二十岁,还是一个本该承欢父母膝下的孩子,却做起了母亲。在结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汪长诗为蒋家生下了友兰、友松一双儿女。熟知,年幼的儿女没有能拴住丈夫的脚步,他的心离她越来越远了。
其实,这样的结局汪长诗早已知晓。只是这个可怜的女子欺骗自己不要相信。她能骗得了自己的心,如何能骗得了自己的身体呢?丈夫已经很少回到家里过夜了,他不爱她,身体知道。
她还记得,他们曾经也是“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歇”。只是如今,他连一个倦怠的眼神都懒得给她了。
爱情不可能超脱于世俗,它夹杂着世俗的五味杂陈。它是心与心的碰撞,也是身与身的交流。身体是最诚实的反应,它最知道,爱情离散在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