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态度对了,孩子也就听了(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最新章节!
“你什么态度?”当别人对你说话时态度不好,你也许会这样责问对方。身为父母,你是否想过孩子也会问同样的问题呢?在跟孩子谈话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态度。如果你能保持温和、平易、宽容、诚恳、幽默、低调的态度,你说的话,孩子怎么会不听?记住:父母说话的态度,决定着孩子听话的程度。
1.少一些粗暴,多一些温和
家长动辄对孩子大喊大叫、呵斥挖苦,甚至破口大骂、拳脚并用,说到底,是一个教子态度、说话态度的问题。家长以非常粗暴的态度和孩子说话,只能激起孩子的强烈逆反,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百害而无一利。
年幼的孩子,由于生理机制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对事物无法加以判断,只能凭感官刺激来体验。父母的粗暴态度,往往被看成是一种威力,表面上会屈从,内心却在默默抵抗,有时还会出现父行子效的现象。童年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获得了一定发展,对生活中的现象能推理和判断,在承受父母的粗暴态度以后往往难以服气,便另寻发泄机会,如常常可见的大孩子对弱小儿童的迫害现象。青少年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对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强烈的欲望,自主意识较浓。对父母的粗暴态度,内心会十分反感,不但不会认识自身的错误,相反,更容易走向极端。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描绘父母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时说:“如果你们在家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或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伤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的儿童教育做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在棍棒面前,孩子一方面受父母打骂无力抗衡,就会在外模仿大人的举动去对付别人,欺负弱小的孩子;另一方面会慑于大人的威势,为逃避责罚,寻求保护自己的方式——撒谎、欺骗。
教育专家陈鹤琴认为,孩子幼小的心灵极易受到挫伤,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有用温和的方式,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为什么教育孩子时最好采取温和的态度呢?
首先,温和的态度能减缓孩子的心理压力。多数孩子都害怕批评,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负担。一旦受到了父母粗暴的呵斥,这种负担便会转化为“心理压力”,孩子会因为考虑到父母将怎样处置,而变得焦虑不安,精神紧张;同时,自我保护的本能又会促使孩子做出“心理防御”,以至于在父母面前不敢也不愿道出真情。
这时,倘若父母能用和蔼、温和的态度开导、说服,孩子就会获得心理上的宽慰,紧张的神经会渐渐松弛。孩子情绪稳定了,父母的话也就容易接受了。
其次,温和的态度能减弱乃至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常有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过分严厉的斥责。可以说他们是伴着训斥声长大的。在这些孩子眼里,父母不可亲近,而且令人憎恨。由于情绪的强烈对立,所以对父母的要求,往往一概拒绝。有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调皮捣蛋与父母对着干。可见,严厉斥责只能使孩子的对立心理更趋激化。
父母以温和的态度,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会对孩子产生良性暗示,从而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诲。如长期坚持这样做,自然会消除逆反心理,而且自觉按照父母所讲的道理去学习、生活和做人。
第三,以温和的态度与孩子谈话,可缩短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父母对孩子温和,有利于增进彼此的亲密关系。相反,那些热衷于保持父母的“尊严”,动辄对孩子粗暴的、声色俱厉的训斥,往往会阻碍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理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
总之,用温和的态度与孩子沟通,比较合乎孩子的心理要求和特点,它有助于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情的沟通,从而使孩子尊重父母、信赖父母,自觉自愿地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导。
很多父母也想用温和的态度跟孩子说话,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才能做到。试试下面的方法,你会发现以温和的态度对孩子说话并不难:
冷静控制情绪,平衡心态。在和孩子的谈话中,如果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千万不要失去控制大吼大叫。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的要给予支持;如果是错误的,父母应该在商讨的气氛中用温和的态度给孩子分析。
学会对孩子的错误“冷处理”。父母呵斥打骂孩子往往是自己急了的时候,因此要学会“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在自己着急、上火、生气时不要教育孩子,自己先消消气,等心平气和了再教育孩子。而当孩子处于生气、激动的时候,也不适宜进行教育,应该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用温和的态度跟孩子讲道理。
2.不用命令的姿态跟孩子讲话
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女士说:“与其用命令的方式对孩子指东指西,不如蹲下来好好和孩子说话。”
有的家长在家里总爱摆摆为人父母的架子,对孩子呼来唤去,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
“把我的眼镜拿来!”
“不要动那本书!”
“今天晚上不准出去玩!”……
威风倒是够威风,可是这样的父母逐渐会发现,孩子们慢慢地不吃这一套了,而是常将父母的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当耳旁风,甚至“抗命不遵”。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其名著《家庭教育》一书中讲述了自己的真实经历:
一天,陈鹤琴的儿子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在身上玩。陈鹤琴看见后,就考虑是立刻把破棉絮夺去呢,还是让他在玩弄中获得一种经验;或者命令他将棉絮丢掉,而以其他东西替代。思考了一番,陈鹤琴觉得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为好,就对孩子说:“这是很脏的、有味的,我想你一定不要,你平时都喜欢干净,去拿一块干净的吧。”孩子听了,果然很高兴地跑去了。
陈鹤琴事后总结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不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大多数做父母的看见小孩子玩肮脏的东西,就自然而然地去把东西夺过来,还会骂他,甚至于还要打他。其结果是,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一定不喜欢父母了!”
可见,与其命令,不如积极地暗示。
以粗暴命令的姿态跟孩子说话,易于形成父母与孩子间的对立,让父母的教育行动没了回旋余地。
例如:父母命令孩子去睡觉,偏偏孩子置若罔闻,只管自己玩自己的,而父母一时也拿这些小淘气没办法。这样次数多了,孩子就觉得不听父母的命令也没什么,那下次也就更不会听了。如果父母明白孩子的心理,这样对孩子说:“呀,这东西真好玩呀!可惜时间不早了,乖孩子,应去睡觉了。要不你再玩5分钟,就去睡觉,好吗?”这样既夸了孩子乖,又是用征询的口气同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了尊重,也许到不了5分钟就乖乖地上床睡觉去了。同时还为父母留下了余地,即使孩子暂时不听话,也不至于激得父母为了自己的威严大动肝火。父母一旦向孩子发出了命令,那是一定得让孩子服从的,否则不利于以后的教育。
如果父母老以命令的姿态对孩子支配来支配去,孩子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退缩的性格,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也有可能走上另一个极端,孩子经常与父母“顶牛”,逆反心理增强,走入社会后也会具有反社会性。
3.宽容就是一种说服力
常言道,宽以待人。对别人宽容,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对孩子宽容,是做父母的基本素质。当孩子偶尔做错了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动辄发怒,粗暴地训斥或者打骂孩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孩子的一些过错行为具有偶然性和盲目性,并没有构成一种习惯,往往是由于好奇心和喜欢模仿等原因造成的,并非是孩子有意识的错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宽容是对孩子的理解。孩子体会到了父母的理解,会更加珍惜父母的宽容,加倍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更规范,尽力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让父母满意。
宽容要比训斥的效果好。宽容是对孩子的尊重,这种尊重很容易转化为孩子的情感体验,反过来尊重父母,达到情感沟通,父母的话就更有说服力了。可以说,宽容就是一种说服力。
若孩子期末考试数学考了50分,许多父母看到这个成绩后,不事先了解情况,先埋怨,后呵斥,甚至棍棒加身。以后孩子很可能再也不敢回家和父母说考试情况了。而宽容的母亲得知孩子考试没考好时,会帮助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鼓励孩子不要气馁,要有比学赶超的决心。这样,孩子就会从内心接受父母的谆谆教诲,发奋读书。
孩子在客人面前做错了事,给家长丢了面子,父母也应该学会宽容。如果家长不宽容孩子,当着客人的面打骂孩子,不仅会丢父母的面子,孩子也会在心里埋怨父母,非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固执地一错到底。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父亲经历了一场不小的考验:其刚上小学不久的孩子是个“人来疯”,人越多话就越多。当大人们在一起聊天时,不知怎么回事,他竟然插上来讲起了父母的性生活,而且讲得绘声绘色,引得人们哈哈大笑。那位父亲顿时尴尬无比,使劲朝儿子瞪眼睛,示意他赶快“刹车”。可儿子就是不理他的茬,坚持说完自己的“故事”才罢休。最终,这位父亲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是坐在那儿朝着每个人苦笑。
这位父亲对其儿子的“犯上”行为,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而这种宽容和理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使他在极其窘迫的情形下,保持了冷静,没有对孩子大喊大叫,更没有大打出手。
一次,在地铁上,一位母亲给小男孩讲智力故事,其中穿插了一道智力题:皮球滚到树洞里拿不出来怎么办?小男孩侧着脑袋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用手捞,用竹竿捅,找警察叔叔帮忙……母亲一一给予否定,并说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用水灌。小男孩不服气地说:“要是这个洞是漏的,怎么办?”周围一直听着这母子俩交谈的乘客都被小男孩的奇思妙想逗乐了,惟独他的母亲气不打一处来:“你总是想到歪路上去!”说完还打了一下小男孩的头。
由于年龄的限制,孩子的认知水平有局限,社会化程度比较低,所以他们常常会分不清讲话应注意的场合,回答问题瞎七搭八,甚至胡说八道,还常常会犯一些在大人们看来是非常低级的错误。对此,许多父母立刻肝火大发训斥孩子:“你怎么尽说傻话!”“闭嘴,别乱说!”甚至给孩子一顿饱揍。这样做的后果,不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可能打击了孩子表达个人见解的欲望,熄灭孩子积极思考的热情,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作为家长,无论遇到怎样尴尬的局面,无论那一刻你的孩子表现得有多糟糕,都要努力以宽容的心态,保持稳定而冷静的情绪,客观公正地对待孩子,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和过失。
父母对待孩子宽容,绝不等于放纵,也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不闻不问。这里所说的宽容,是指父母对孩子所犯的一般性错误行为暂时不作指责和批评,经过父母和孩子双方冷静思考后,再来共同确定或者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父母的宽容能够给孩子留下一个思考和反省的空间,父母的谅解能够给孩子极大的宽慰和鼓励。孩子做错了事,在冷静之后,父母再找孩子了解一下情况,为孩子解疑释惑,就很容易说服孩子,效果要比马上批评指责好得多。
“你什么态度?”当别人对你说话时态度不好,你也许会这样责问对方。身为父母,你是否想过孩子也会问同样的问题呢?在跟孩子谈话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态度。如果你能保持温和、平易、宽容、诚恳、幽默、低调的态度,你说的话,孩子怎么会不听?记住:父母说话的态度,决定着孩子听话的程度。
1.少一些粗暴,多一些温和
家长动辄对孩子大喊大叫、呵斥挖苦,甚至破口大骂、拳脚并用,说到底,是一个教子态度、说话态度的问题。家长以非常粗暴的态度和孩子说话,只能激起孩子的强烈逆反,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百害而无一利。
年幼的孩子,由于生理机制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对事物无法加以判断,只能凭感官刺激来体验。父母的粗暴态度,往往被看成是一种威力,表面上会屈从,内心却在默默抵抗,有时还会出现父行子效的现象。童年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获得了一定发展,对生活中的现象能推理和判断,在承受父母的粗暴态度以后往往难以服气,便另寻发泄机会,如常常可见的大孩子对弱小儿童的迫害现象。青少年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对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强烈的欲望,自主意识较浓。对父母的粗暴态度,内心会十分反感,不但不会认识自身的错误,相反,更容易走向极端。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描绘父母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时说:“如果你们在家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或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伤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的儿童教育做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在棍棒面前,孩子一方面受父母打骂无力抗衡,就会在外模仿大人的举动去对付别人,欺负弱小的孩子;另一方面会慑于大人的威势,为逃避责罚,寻求保护自己的方式——撒谎、欺骗。
教育专家陈鹤琴认为,孩子幼小的心灵极易受到挫伤,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有用温和的方式,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为什么教育孩子时最好采取温和的态度呢?
首先,温和的态度能减缓孩子的心理压力。多数孩子都害怕批评,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负担。一旦受到了父母粗暴的呵斥,这种负担便会转化为“心理压力”,孩子会因为考虑到父母将怎样处置,而变得焦虑不安,精神紧张;同时,自我保护的本能又会促使孩子做出“心理防御”,以至于在父母面前不敢也不愿道出真情。
这时,倘若父母能用和蔼、温和的态度开导、说服,孩子就会获得心理上的宽慰,紧张的神经会渐渐松弛。孩子情绪稳定了,父母的话也就容易接受了。
其次,温和的态度能减弱乃至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常有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过分严厉的斥责。可以说他们是伴着训斥声长大的。在这些孩子眼里,父母不可亲近,而且令人憎恨。由于情绪的强烈对立,所以对父母的要求,往往一概拒绝。有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调皮捣蛋与父母对着干。可见,严厉斥责只能使孩子的对立心理更趋激化。
父母以温和的态度,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会对孩子产生良性暗示,从而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诲。如长期坚持这样做,自然会消除逆反心理,而且自觉按照父母所讲的道理去学习、生活和做人。
第三,以温和的态度与孩子谈话,可缩短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父母对孩子温和,有利于增进彼此的亲密关系。相反,那些热衷于保持父母的“尊严”,动辄对孩子粗暴的、声色俱厉的训斥,往往会阻碍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理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
总之,用温和的态度与孩子沟通,比较合乎孩子的心理要求和特点,它有助于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情的沟通,从而使孩子尊重父母、信赖父母,自觉自愿地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导。
很多父母也想用温和的态度跟孩子说话,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才能做到。试试下面的方法,你会发现以温和的态度对孩子说话并不难:
冷静控制情绪,平衡心态。在和孩子的谈话中,如果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千万不要失去控制大吼大叫。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的要给予支持;如果是错误的,父母应该在商讨的气氛中用温和的态度给孩子分析。
学会对孩子的错误“冷处理”。父母呵斥打骂孩子往往是自己急了的时候,因此要学会“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在自己着急、上火、生气时不要教育孩子,自己先消消气,等心平气和了再教育孩子。而当孩子处于生气、激动的时候,也不适宜进行教育,应该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用温和的态度跟孩子讲道理。
2.不用命令的姿态跟孩子讲话
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女士说:“与其用命令的方式对孩子指东指西,不如蹲下来好好和孩子说话。”
有的家长在家里总爱摆摆为人父母的架子,对孩子呼来唤去,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
“把我的眼镜拿来!”
“不要动那本书!”
“今天晚上不准出去玩!”……
威风倒是够威风,可是这样的父母逐渐会发现,孩子们慢慢地不吃这一套了,而是常将父母的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当耳旁风,甚至“抗命不遵”。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其名著《家庭教育》一书中讲述了自己的真实经历:
一天,陈鹤琴的儿子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在身上玩。陈鹤琴看见后,就考虑是立刻把破棉絮夺去呢,还是让他在玩弄中获得一种经验;或者命令他将棉絮丢掉,而以其他东西替代。思考了一番,陈鹤琴觉得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为好,就对孩子说:“这是很脏的、有味的,我想你一定不要,你平时都喜欢干净,去拿一块干净的吧。”孩子听了,果然很高兴地跑去了。
陈鹤琴事后总结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不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大多数做父母的看见小孩子玩肮脏的东西,就自然而然地去把东西夺过来,还会骂他,甚至于还要打他。其结果是,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一定不喜欢父母了!”
可见,与其命令,不如积极地暗示。
以粗暴命令的姿态跟孩子说话,易于形成父母与孩子间的对立,让父母的教育行动没了回旋余地。
例如:父母命令孩子去睡觉,偏偏孩子置若罔闻,只管自己玩自己的,而父母一时也拿这些小淘气没办法。这样次数多了,孩子就觉得不听父母的命令也没什么,那下次也就更不会听了。如果父母明白孩子的心理,这样对孩子说:“呀,这东西真好玩呀!可惜时间不早了,乖孩子,应去睡觉了。要不你再玩5分钟,就去睡觉,好吗?”这样既夸了孩子乖,又是用征询的口气同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了尊重,也许到不了5分钟就乖乖地上床睡觉去了。同时还为父母留下了余地,即使孩子暂时不听话,也不至于激得父母为了自己的威严大动肝火。父母一旦向孩子发出了命令,那是一定得让孩子服从的,否则不利于以后的教育。
如果父母老以命令的姿态对孩子支配来支配去,孩子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退缩的性格,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也有可能走上另一个极端,孩子经常与父母“顶牛”,逆反心理增强,走入社会后也会具有反社会性。
3.宽容就是一种说服力
常言道,宽以待人。对别人宽容,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对孩子宽容,是做父母的基本素质。当孩子偶尔做错了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动辄发怒,粗暴地训斥或者打骂孩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孩子的一些过错行为具有偶然性和盲目性,并没有构成一种习惯,往往是由于好奇心和喜欢模仿等原因造成的,并非是孩子有意识的错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宽容是对孩子的理解。孩子体会到了父母的理解,会更加珍惜父母的宽容,加倍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更规范,尽力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让父母满意。
宽容要比训斥的效果好。宽容是对孩子的尊重,这种尊重很容易转化为孩子的情感体验,反过来尊重父母,达到情感沟通,父母的话就更有说服力了。可以说,宽容就是一种说服力。
若孩子期末考试数学考了50分,许多父母看到这个成绩后,不事先了解情况,先埋怨,后呵斥,甚至棍棒加身。以后孩子很可能再也不敢回家和父母说考试情况了。而宽容的母亲得知孩子考试没考好时,会帮助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鼓励孩子不要气馁,要有比学赶超的决心。这样,孩子就会从内心接受父母的谆谆教诲,发奋读书。
孩子在客人面前做错了事,给家长丢了面子,父母也应该学会宽容。如果家长不宽容孩子,当着客人的面打骂孩子,不仅会丢父母的面子,孩子也会在心里埋怨父母,非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固执地一错到底。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父亲经历了一场不小的考验:其刚上小学不久的孩子是个“人来疯”,人越多话就越多。当大人们在一起聊天时,不知怎么回事,他竟然插上来讲起了父母的性生活,而且讲得绘声绘色,引得人们哈哈大笑。那位父亲顿时尴尬无比,使劲朝儿子瞪眼睛,示意他赶快“刹车”。可儿子就是不理他的茬,坚持说完自己的“故事”才罢休。最终,这位父亲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是坐在那儿朝着每个人苦笑。
这位父亲对其儿子的“犯上”行为,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而这种宽容和理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使他在极其窘迫的情形下,保持了冷静,没有对孩子大喊大叫,更没有大打出手。
一次,在地铁上,一位母亲给小男孩讲智力故事,其中穿插了一道智力题:皮球滚到树洞里拿不出来怎么办?小男孩侧着脑袋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用手捞,用竹竿捅,找警察叔叔帮忙……母亲一一给予否定,并说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用水灌。小男孩不服气地说:“要是这个洞是漏的,怎么办?”周围一直听着这母子俩交谈的乘客都被小男孩的奇思妙想逗乐了,惟独他的母亲气不打一处来:“你总是想到歪路上去!”说完还打了一下小男孩的头。
由于年龄的限制,孩子的认知水平有局限,社会化程度比较低,所以他们常常会分不清讲话应注意的场合,回答问题瞎七搭八,甚至胡说八道,还常常会犯一些在大人们看来是非常低级的错误。对此,许多父母立刻肝火大发训斥孩子:“你怎么尽说傻话!”“闭嘴,别乱说!”甚至给孩子一顿饱揍。这样做的后果,不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可能打击了孩子表达个人见解的欲望,熄灭孩子积极思考的热情,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作为家长,无论遇到怎样尴尬的局面,无论那一刻你的孩子表现得有多糟糕,都要努力以宽容的心态,保持稳定而冷静的情绪,客观公正地对待孩子,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和过失。
父母对待孩子宽容,绝不等于放纵,也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不闻不问。这里所说的宽容,是指父母对孩子所犯的一般性错误行为暂时不作指责和批评,经过父母和孩子双方冷静思考后,再来共同确定或者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父母的宽容能够给孩子留下一个思考和反省的空间,父母的谅解能够给孩子极大的宽慰和鼓励。孩子做错了事,在冷静之后,父母再找孩子了解一下情况,为孩子解疑释惑,就很容易说服孩子,效果要比马上批评指责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