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 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 > 第九十六章 小命要紧
第九十六章 小命要紧
推荐阅读: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薛小苒的古代搭伙之旅最新章节!
第九十六章 小命要紧
“牛车坐不了那么多人,族长带了木生和阿大他们去了。”奚远一张娃娃脸笑起来肉乎乎的,一脸人畜无害。
“赶牛车去镇上要走多久呢?”薛小苒过去拉开院门。
“牛车要走一个半时辰。”奚远笑着回道。
一个半时辰是多久?一个时辰好像等于两个钟头,一个半时辰就是三个小时?
薛小苒惊得目瞪口呆,“那么远呀?”
“没有很远呀,天不亮就赶路,到镇上的时候,也才巳时,还挺早的。”奚远笑呵呵回答。
薛小苒听得牙疼,原本还想着,等她熟悉一点附近的情况后,就去镇上打探一下灵芝、鹿茸的价格。
现在一听,跑一趟镇上,居然要三个小时,薛小苒顿时蔫巴了,急赶了两天山路,浑身的酸爽让她对需要长途跋涉的路程,都望而生畏。
“大娘子怎么在石灶上做饭呢?”奚远看着厨房前的石灶愣了一下。
“我这锅太小了,里面的灶口太大,不好放。”薛小苒解释。
奚远恍然,“我家以前八口人,家里人多,灶台也得大,你们就两人,用着确实有点大了。”
“八口人,都住一起?”薛小苒怔住,就这几间房子,怎么住得下?
奚远讪讪然,“本来后面还有一间茅草屋的,后来塌了。”
那也不够住呀,一间屋子摆两三张床铺还差不多,薛小苒心中感叹。
“你们家搬了新房子,宽敞多了吧。”
修建新房全家搬迁可是大事,奚远家的经济能力估计挺不错的。
果然,奚远的大哥在镇里给大户人家当账房先生,挣了不少钱银,所以,才有能力在村头修建了新房。
“你大哥挺能干的呀。”
锅里的粥烧开了,薛小苒把柴火撤出来,小火继续闷着。
“我哥念了两年私塾,后来家里没钱供他继续念了,他就自学了好几年,再后来去镇上找活干,凭着他多年的那几年书,混得还挺不错的。”
奚远有些引以为豪。
看得出,两兄弟的感情很好,奚远说起他大哥,一脸骄傲,薛小苒笑了笑。
奚远带了些咸菜、莴笋、豇豆和韭菜,都是时令蔬菜,薛小苒道谢,没和他客气,她这里什么都缺,客气可不能当饭吃,等她这里安顿好了,自然是要回礼的。
薛小苒把咸菜切碎,放到粥里,熬了一锅咸菜粥。
阿雷闻着香味,在石灶旁转悠。
薛小苒一直和奚远说着话。
把苦岭屯的大致情况都摸索了一遍。
苦岭屯有一百多户人家,整个村子大约有八百人,分两大姓氏,一个是姓奚,另一个则姓乌,还有一些零散外姓。
虽是两姓人家,但都是同一民族,所以他们村还算和睦,齐心协力度过了很多次内乱时期。
又因为背靠富饶的大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他们村虽然一直不是很富裕,但日子终归过得下去。
在内乱频繁的黎国来说,算是难得的清净之地了。
“外面很乱么?”薛小苒的一颗心提了起来。
要是身处战乱的朝代,那就大大的不妙了,她一个弱小女子,可没有信心在乱世中生存。
“这两年还好一点,前几年打得厉害了,很多青壮年都战死了,剩下那些女人、孩子和老人,就打不起来了,所以,这两年各族之间的内乱少了很多,人都快死绝了,大家都消停了。”
要不是苦岭屯地处偏僻,村民们又上下拧成一股绳,早不知道被波及多少回了。
薛小苒缩了缩脖子,哎呀妈呀,他们怎么就跑到了一个战乱频繁的地方来了呢。
原本还想着,南方气候好,物产丰富,适合长期生活,结果,环境适合了,大局势却不行。
小命要紧,气候、物产、环境什么的,都排后面去吧。
薛小苒想到了连烜所在的祁国,那个国家的政局又如何?
她又和奚远打听起祁国的状况。
“祁国啊,比我们黎国大很多,战乱少一些,不过,他们也常年和西芪那边打仗,边境好像有点乱,别的我就不清楚了。”
奚远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别国的事情,知道得有限。
看来还是得问连烜才行,薛小苒心里嘀咕着。
厢房内的连烜,沉着一张脸听他们一路絮絮叨叨。
听到薛小苒打听黎国和祁国的事情时,眼底泛起了几分怪异的感觉。
她不是黎国人,也不是祁国人,更不像西芪人,她嘴里说的大天朝,到底是在哪个位置?
难道是在海外或者是塞外?
“你们村有木匠呀,实在太好了,一会儿你带我去木匠家看看行么?”
薛小苒继续和奚远打听事情,知道村里有木匠,高兴极了。
她一心惦记着给连烜做一副拐杖,好让他方便行走。
“行啊,乌七叔家隔得不远。”奚远一口应下。
薛小苒把熬好的粥舀出来,请他吃早饭。
奚远忙摆手,说自己吃过才来的。
他瞧着厨房水缸里的水已经不多了,干脆提着木桶去后山的小溪里帮她提水去了。
薛小苒笑笑,真是个客气懂事的男孩子。
她把粥放在灶上晾凉,“阿雷,等会儿再吃,粥烫,很烫,懂么?晾一下再吃,别碰啊。”
阿雷乌黑的大眼睛眼巴巴盯着灶台,薛小苒忍着笑,从水缸里舀了点水,端去给连烜洗脸。
“他们村里有木匠,一会儿我去跟木匠师傅定一副拐杖。”薛小苒把拧好的毛巾放到他手里。
连烜一脸古井无波,安静擦着脸。
这又怎么啦?好像有些不高兴的样子,薛小苒眨眨眼,接过他手里的毛巾。
“你是不是要去方便,要不,我请奚远扶你去一趟茅厕,哎呦,说起来,他家茅厕我还没去看过呢,也不知道是啥样。”
想起这事,薛小苒扯了扯嘴角,老式的茅厕有多糟糕,她小的时候,深有体会。
茅厕有什么好看的?连烜忍住翻白眼的冲动。
想也知道,这一年多没住人的宅子,茅厕能糟糕到哪去。
至少没有太熏人的味道。
走过不少地方的连烜,已然能淡定面对。
薛小苒把水端了出去,趁奚远还没回来,她朝厨房后面跑去。
正如连烜所想,茅厕的情况还凑合,虽然破破烂烂的,但没什么熏人的气味。
薛小苒松了口气。
第九十六章 小命要紧
“牛车坐不了那么多人,族长带了木生和阿大他们去了。”奚远一张娃娃脸笑起来肉乎乎的,一脸人畜无害。
“赶牛车去镇上要走多久呢?”薛小苒过去拉开院门。
“牛车要走一个半时辰。”奚远笑着回道。
一个半时辰是多久?一个时辰好像等于两个钟头,一个半时辰就是三个小时?
薛小苒惊得目瞪口呆,“那么远呀?”
“没有很远呀,天不亮就赶路,到镇上的时候,也才巳时,还挺早的。”奚远笑呵呵回答。
薛小苒听得牙疼,原本还想着,等她熟悉一点附近的情况后,就去镇上打探一下灵芝、鹿茸的价格。
现在一听,跑一趟镇上,居然要三个小时,薛小苒顿时蔫巴了,急赶了两天山路,浑身的酸爽让她对需要长途跋涉的路程,都望而生畏。
“大娘子怎么在石灶上做饭呢?”奚远看着厨房前的石灶愣了一下。
“我这锅太小了,里面的灶口太大,不好放。”薛小苒解释。
奚远恍然,“我家以前八口人,家里人多,灶台也得大,你们就两人,用着确实有点大了。”
“八口人,都住一起?”薛小苒怔住,就这几间房子,怎么住得下?
奚远讪讪然,“本来后面还有一间茅草屋的,后来塌了。”
那也不够住呀,一间屋子摆两三张床铺还差不多,薛小苒心中感叹。
“你们家搬了新房子,宽敞多了吧。”
修建新房全家搬迁可是大事,奚远家的经济能力估计挺不错的。
果然,奚远的大哥在镇里给大户人家当账房先生,挣了不少钱银,所以,才有能力在村头修建了新房。
“你大哥挺能干的呀。”
锅里的粥烧开了,薛小苒把柴火撤出来,小火继续闷着。
“我哥念了两年私塾,后来家里没钱供他继续念了,他就自学了好几年,再后来去镇上找活干,凭着他多年的那几年书,混得还挺不错的。”
奚远有些引以为豪。
看得出,两兄弟的感情很好,奚远说起他大哥,一脸骄傲,薛小苒笑了笑。
奚远带了些咸菜、莴笋、豇豆和韭菜,都是时令蔬菜,薛小苒道谢,没和他客气,她这里什么都缺,客气可不能当饭吃,等她这里安顿好了,自然是要回礼的。
薛小苒把咸菜切碎,放到粥里,熬了一锅咸菜粥。
阿雷闻着香味,在石灶旁转悠。
薛小苒一直和奚远说着话。
把苦岭屯的大致情况都摸索了一遍。
苦岭屯有一百多户人家,整个村子大约有八百人,分两大姓氏,一个是姓奚,另一个则姓乌,还有一些零散外姓。
虽是两姓人家,但都是同一民族,所以他们村还算和睦,齐心协力度过了很多次内乱时期。
又因为背靠富饶的大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他们村虽然一直不是很富裕,但日子终归过得下去。
在内乱频繁的黎国来说,算是难得的清净之地了。
“外面很乱么?”薛小苒的一颗心提了起来。
要是身处战乱的朝代,那就大大的不妙了,她一个弱小女子,可没有信心在乱世中生存。
“这两年还好一点,前几年打得厉害了,很多青壮年都战死了,剩下那些女人、孩子和老人,就打不起来了,所以,这两年各族之间的内乱少了很多,人都快死绝了,大家都消停了。”
要不是苦岭屯地处偏僻,村民们又上下拧成一股绳,早不知道被波及多少回了。
薛小苒缩了缩脖子,哎呀妈呀,他们怎么就跑到了一个战乱频繁的地方来了呢。
原本还想着,南方气候好,物产丰富,适合长期生活,结果,环境适合了,大局势却不行。
小命要紧,气候、物产、环境什么的,都排后面去吧。
薛小苒想到了连烜所在的祁国,那个国家的政局又如何?
她又和奚远打听起祁国的状况。
“祁国啊,比我们黎国大很多,战乱少一些,不过,他们也常年和西芪那边打仗,边境好像有点乱,别的我就不清楚了。”
奚远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别国的事情,知道得有限。
看来还是得问连烜才行,薛小苒心里嘀咕着。
厢房内的连烜,沉着一张脸听他们一路絮絮叨叨。
听到薛小苒打听黎国和祁国的事情时,眼底泛起了几分怪异的感觉。
她不是黎国人,也不是祁国人,更不像西芪人,她嘴里说的大天朝,到底是在哪个位置?
难道是在海外或者是塞外?
“你们村有木匠呀,实在太好了,一会儿你带我去木匠家看看行么?”
薛小苒继续和奚远打听事情,知道村里有木匠,高兴极了。
她一心惦记着给连烜做一副拐杖,好让他方便行走。
“行啊,乌七叔家隔得不远。”奚远一口应下。
薛小苒把熬好的粥舀出来,请他吃早饭。
奚远忙摆手,说自己吃过才来的。
他瞧着厨房水缸里的水已经不多了,干脆提着木桶去后山的小溪里帮她提水去了。
薛小苒笑笑,真是个客气懂事的男孩子。
她把粥放在灶上晾凉,“阿雷,等会儿再吃,粥烫,很烫,懂么?晾一下再吃,别碰啊。”
阿雷乌黑的大眼睛眼巴巴盯着灶台,薛小苒忍着笑,从水缸里舀了点水,端去给连烜洗脸。
“他们村里有木匠,一会儿我去跟木匠师傅定一副拐杖。”薛小苒把拧好的毛巾放到他手里。
连烜一脸古井无波,安静擦着脸。
这又怎么啦?好像有些不高兴的样子,薛小苒眨眨眼,接过他手里的毛巾。
“你是不是要去方便,要不,我请奚远扶你去一趟茅厕,哎呦,说起来,他家茅厕我还没去看过呢,也不知道是啥样。”
想起这事,薛小苒扯了扯嘴角,老式的茅厕有多糟糕,她小的时候,深有体会。
茅厕有什么好看的?连烜忍住翻白眼的冲动。
想也知道,这一年多没住人的宅子,茅厕能糟糕到哪去。
至少没有太熏人的味道。
走过不少地方的连烜,已然能淡定面对。
薛小苒把水端了出去,趁奚远还没回来,她朝厨房后面跑去。
正如连烜所想,茅厕的情况还凑合,虽然破破烂烂的,但没什么熏人的气味。
薛小苒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