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征召
推荐阅读: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三国风云刘璋传最新章节!
其实任命和奖赏贾龙与任岐都是刘焉深思熟虑过的,一个是善于兵事的将领,一个是一方之守,这些都是值得刘焉去拉拢的。
毕竟对于初入益州的刘焉父子所能控制和影响的范围还很少,仅仅是广汉郡、蜀郡等,这两三郡而已,像汉中苏固不听号令,巴西张修米贼所据,朱提、越隽、牂柯等郡,更是蛮族祸乱。
所以能得到任岐、贾龙这些本地人支持,无疑能让刘焉影响力阔大,也能控制到犍为郡等地。
任命和奖赏过贾龙、任岐等人后,接下来便是解决征召人才之事,毕竟经黄巾祸乱后,整个益州的大小官员杀了不少,这样使的官府瘫痪,各县无人管制。
所以刘焉接下的动作便是,征召各世家、名士等人才,补充缺少的官员,使的政府能正常的运转起来。
说到熟知益州本地人才,莫过于董扶,董扶毕竟是广汉绵竹人氏,也是汉末名儒,对于士人的号召力巨大,如果让董扶去招揽各世家,名士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焉想到此,便微笑的对着董扶道。
“茂安,现益州初创,需大量有识之才治理州郡,你熟于川蜀士人,有何人才可推荐之”
见刘焉问起益州才士,董扶思索片刻后才起身对着刘焉行礼道。
“要说益州才士佼楚,仁莫过于任定祖”
“定祖,仁义正直,声名远扬,更是德才兼备,如要益州大治,需此人相助才行”
刘焉点点头,表示赞成道。
“任定祖,倒是才识渊博之人,不过任君以淡泊名利为素志,怕是难以招揽”
见刘焉担心请不到任安,董扶也是安慰道。
“主公,放心,定祖与扶同师从为杨厚,有师门之情”
扶若明日去拜访相邀,相信以师门之宜,定祖必定答应之”
刘焉听董扶如此说,也是信心大增,毕竟能请到一位大儒,对于刘焉的名声也是有利的。
“那便有劳茂安,明日幸苦一趟”
董扶对着刘焉摆摆手,笑道。
“主公,所托之事,乃为益州能大治,造福一方,扶为公事,便不辞辛苦”
说起任安,也是刘璋敬重之人,毕竟如历史里记载一样,这样人在这动乱的三国是少之又少。
◎酷g‘匠“i网s/永¤i久免费看c小说wp
任安,字定祖,绵竹人。
历史载任安少时便从师新都杨厚求学,后到洛阳入太学向五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诗》、《书》、《礼》、《易》。
结业后,任安返回家乡绵竹,曾先后应郡太守的邀请作郡功曹,受益州刺史征召作治中,不久任安就弃官还乡,隐居绵竹教授生徒。
学子慕名而来,十分踊跃,任安所教的学生中,出了不少英才,如蜀郡cd人杜琼,梓潼人杜微,z县人何宗等都是其中佼佼者,他们以后都成为蜀汉时的名士。
后来,益州举荐任孝廉茂之选,朝延太尉想征聘任安为博士,几次征聘,任安都以身患疾病不能出任为由,一概拒绝了。
任安平生以淡泊名利为素志,隐居绵竹,潜心教育培养人才,竭尽所能,直到七十九岁,卒于家中。
其实在以后蜀中名士绵竹人秦宓也是推崇任安,也向刘焉上书推荐过任安。
书中说:“昔百里、蹇叔以耆艾而定策,甘罗、子奇以童冠而立功,故《书》美黄发,而《易》称颜渊,固知选士用能,不拘长幼,明矣。
“乃者以来,海内察举,率多英隽而遗旧齿,众论不齐,异同相半,此乃承平之翔步,非乱世之急务也。
“夫欲救危抚乱,脩己以安人,则宜卓荦超伦,与时殊趣,震惊邻国,骇动四方,上当天心,下合人意。天人既和,内省不疚,虽遭凶乱,何忧何惧。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於真。
“今处士任安,仁义直道,流名四远,如令见察,则一州斯服。昔汤举伊尹,不仁者远,何武贡二龚,双名竹帛,故贪寻常之高而忽万仞之嵩,乐面前之饰而忘天下之誉,斯诚往古之所重慎也。
“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诚知昼不操烛,日有馀光,但愚情区区,贪陈所见。
后刘焉也向灵帝表荐任安说:“安味精道度,厉节高远,揆其器量,国之元宝,宜处弼疑之辅,以消非常之咎”
除了任安,董扶也向刘焉推荐了蜀中名士秦宓,不过坐在旁边听刘焉对话的刘璋则是摇头不已,因为刘璋知道历史载秦宓是在刘焉死后才出仕的。
秦宓,字子敕,绵竹人据载,秦宓少时便才华横溢,州郡征召他,他总是称有病而不去。
兴平元年,刘璋任益州牧时,与秦宓同郡的王商为益州治中从事,他写信给秦宓道。
“贫贱困苦,何时可以度完这样的人生!卞和抱玉向世人炫耀,你应该来一趟,与州牧见见面”
秦宓则回信拒绝。
秦宓在历史上是有名蜀国重臣,不仅才学了得,辩才更是异于常人,在巧辩张温一事中,更是体现了秦宓的才智。
吴蜀联盟后,东吴派张温前来修好,张温即将返回时,文武百官都前往为他饯行。
众人到齐后,惟独秦宓未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催他,张温问“他是什么人?”
诸葛亮说“益州的文人学者”
秦宓到后,张温问他“您学习吗?”
秦宓说“五尺高的孩子都学习,您又何必小看人!”
张温又问“天有头吗?”
秦宓说“有头”
张温问“头在何方?”
秦宓说“在西方,《诗经》说于是眷恋西望,由此推论,头在西方”
张温问“天有耳朵吗?”
秦宓说“天高高在上却能听到地下声音,《诗经》有言,'鹤鸣叫于水泽,声闻于天'。如果上天无耳,用什么来听?”
张温问“天有脚吗?”
秦宓说“有,《诗经》说'上天的步履那么艰难,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没有脚,凭什么行走?”
张温问“天有姓吗?”
秦宓说“有姓”
张温问“姓什么?”
秦宓说“姓刘”
张温问“您怎么知道?”
秦宓回答说“当今天子姓刘,因此而知道天姓刘”
张温问“太阳诞生在东方吧?”
秦宓说“虽然它诞生在东方,而最终归宿在西方”
一问一答如山中回音,应声随出,此后张温对秦宓也十分敬服。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其实任命和奖赏贾龙与任岐都是刘焉深思熟虑过的,一个是善于兵事的将领,一个是一方之守,这些都是值得刘焉去拉拢的。
毕竟对于初入益州的刘焉父子所能控制和影响的范围还很少,仅仅是广汉郡、蜀郡等,这两三郡而已,像汉中苏固不听号令,巴西张修米贼所据,朱提、越隽、牂柯等郡,更是蛮族祸乱。
所以能得到任岐、贾龙这些本地人支持,无疑能让刘焉影响力阔大,也能控制到犍为郡等地。
任命和奖赏过贾龙、任岐等人后,接下来便是解决征召人才之事,毕竟经黄巾祸乱后,整个益州的大小官员杀了不少,这样使的官府瘫痪,各县无人管制。
所以刘焉接下的动作便是,征召各世家、名士等人才,补充缺少的官员,使的政府能正常的运转起来。
说到熟知益州本地人才,莫过于董扶,董扶毕竟是广汉绵竹人氏,也是汉末名儒,对于士人的号召力巨大,如果让董扶去招揽各世家,名士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焉想到此,便微笑的对着董扶道。
“茂安,现益州初创,需大量有识之才治理州郡,你熟于川蜀士人,有何人才可推荐之”
见刘焉问起益州才士,董扶思索片刻后才起身对着刘焉行礼道。
“要说益州才士佼楚,仁莫过于任定祖”
“定祖,仁义正直,声名远扬,更是德才兼备,如要益州大治,需此人相助才行”
刘焉点点头,表示赞成道。
“任定祖,倒是才识渊博之人,不过任君以淡泊名利为素志,怕是难以招揽”
见刘焉担心请不到任安,董扶也是安慰道。
“主公,放心,定祖与扶同师从为杨厚,有师门之情”
扶若明日去拜访相邀,相信以师门之宜,定祖必定答应之”
刘焉听董扶如此说,也是信心大增,毕竟能请到一位大儒,对于刘焉的名声也是有利的。
“那便有劳茂安,明日幸苦一趟”
董扶对着刘焉摆摆手,笑道。
“主公,所托之事,乃为益州能大治,造福一方,扶为公事,便不辞辛苦”
说起任安,也是刘璋敬重之人,毕竟如历史里记载一样,这样人在这动乱的三国是少之又少。
◎酷g‘匠“i网s/永¤i久免费看c小说wp
任安,字定祖,绵竹人。
历史载任安少时便从师新都杨厚求学,后到洛阳入太学向五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诗》、《书》、《礼》、《易》。
结业后,任安返回家乡绵竹,曾先后应郡太守的邀请作郡功曹,受益州刺史征召作治中,不久任安就弃官还乡,隐居绵竹教授生徒。
学子慕名而来,十分踊跃,任安所教的学生中,出了不少英才,如蜀郡cd人杜琼,梓潼人杜微,z县人何宗等都是其中佼佼者,他们以后都成为蜀汉时的名士。
后来,益州举荐任孝廉茂之选,朝延太尉想征聘任安为博士,几次征聘,任安都以身患疾病不能出任为由,一概拒绝了。
任安平生以淡泊名利为素志,隐居绵竹,潜心教育培养人才,竭尽所能,直到七十九岁,卒于家中。
其实在以后蜀中名士绵竹人秦宓也是推崇任安,也向刘焉上书推荐过任安。
书中说:“昔百里、蹇叔以耆艾而定策,甘罗、子奇以童冠而立功,故《书》美黄发,而《易》称颜渊,固知选士用能,不拘长幼,明矣。
“乃者以来,海内察举,率多英隽而遗旧齿,众论不齐,异同相半,此乃承平之翔步,非乱世之急务也。
“夫欲救危抚乱,脩己以安人,则宜卓荦超伦,与时殊趣,震惊邻国,骇动四方,上当天心,下合人意。天人既和,内省不疚,虽遭凶乱,何忧何惧。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於真。
“今处士任安,仁义直道,流名四远,如令见察,则一州斯服。昔汤举伊尹,不仁者远,何武贡二龚,双名竹帛,故贪寻常之高而忽万仞之嵩,乐面前之饰而忘天下之誉,斯诚往古之所重慎也。
“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诚知昼不操烛,日有馀光,但愚情区区,贪陈所见。
后刘焉也向灵帝表荐任安说:“安味精道度,厉节高远,揆其器量,国之元宝,宜处弼疑之辅,以消非常之咎”
除了任安,董扶也向刘焉推荐了蜀中名士秦宓,不过坐在旁边听刘焉对话的刘璋则是摇头不已,因为刘璋知道历史载秦宓是在刘焉死后才出仕的。
秦宓,字子敕,绵竹人据载,秦宓少时便才华横溢,州郡征召他,他总是称有病而不去。
兴平元年,刘璋任益州牧时,与秦宓同郡的王商为益州治中从事,他写信给秦宓道。
“贫贱困苦,何时可以度完这样的人生!卞和抱玉向世人炫耀,你应该来一趟,与州牧见见面”
秦宓则回信拒绝。
秦宓在历史上是有名蜀国重臣,不仅才学了得,辩才更是异于常人,在巧辩张温一事中,更是体现了秦宓的才智。
吴蜀联盟后,东吴派张温前来修好,张温即将返回时,文武百官都前往为他饯行。
众人到齐后,惟独秦宓未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催他,张温问“他是什么人?”
诸葛亮说“益州的文人学者”
秦宓到后,张温问他“您学习吗?”
秦宓说“五尺高的孩子都学习,您又何必小看人!”
张温又问“天有头吗?”
秦宓说“有头”
张温问“头在何方?”
秦宓说“在西方,《诗经》说于是眷恋西望,由此推论,头在西方”
张温问“天有耳朵吗?”
秦宓说“天高高在上却能听到地下声音,《诗经》有言,'鹤鸣叫于水泽,声闻于天'。如果上天无耳,用什么来听?”
张温问“天有脚吗?”
秦宓说“有,《诗经》说'上天的步履那么艰难,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没有脚,凭什么行走?”
张温问“天有姓吗?”
秦宓说“有姓”
张温问“姓什么?”
秦宓说“姓刘”
张温问“您怎么知道?”
秦宓回答说“当今天子姓刘,因此而知道天姓刘”
张温问“太阳诞生在东方吧?”
秦宓说“虽然它诞生在东方,而最终归宿在西方”
一问一答如山中回音,应声随出,此后张温对秦宓也十分敬服。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