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皇子教育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晚唐黄袍最新章节!
大唐前中期,历任皇帝从小就开始重视皇子的启蒙教育,未入学就配备了专门的师傅和侍读,又有专门的学校来教育他们,对于皇子们的控制也比较松,给了他们很大的发展空间。
各皇子都有自己的师傅和智囊团,在他们身边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帮助他们出谋划策,保证其在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太子总是不能登位,这加强了皇子们之间对于皇位的争夺。
对于皇子的教育,皇帝虽然很重视,但确实是一件令他们很头痛的事情。唐太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在教育皇子的问题上却也犯下了不可追悔的错误。
太宗对于魏王李泰过分宠信,对魏王教育的重视甚至可以和太子李承乾的教育相当,给李泰配备优秀的老师。让信任的大臣王瑾给李泰当师傅,准许其开馆纳贤,这无形中就增加了皇子泰的力量,对太子的地位形成了很大的威胁,最终造成兄弟相残、朝廷动荡的结果。
李沂觉得,在皇子们的教育中,一定要把太子和皇子的教育分开,太子的培养和教育是主要的,而对于其它皇子的宠爱,不能超越和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忽略对皇子的教育,他们虽然不是太子,但是作为一国之子,高素质却是必备的。不能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真圈在十六王宅当猪养了。
如果说唐中前期大多的皇帝犯了太宗一样的错误,那么到了唐代的中后期,大多数的皇帝却犯了相反的错误,就是过分忽略了皇子们的教育。
首先,皇子们并不会认真的学习,即使把他们纳入科举的轨道中,他们也会觉得凭借自己这么尊贵的身份,不学习也会有高官厚禄,这叫做天生的富贵命。
其次,到了玄宗时期,对于皇子们的控制十分严格,以十六王宅将他们圈禁起来,虽然由皇帝统一派遣专门的师傅进行集体授课,但师傅们却不再专门隶属于某位皇子,更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智囊团。
皇子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也不知道外面生活的疾苦,更不了解外面世界的情况,也很少受到培养,治国之道是什么怕都搞不清楚。
最后,到肃宗以后,诸王均从宫廷政变的主要参与者变成为被动受摆布者,皇帝的位置大多并不是由专门培养的太子继承,却是十六王宅什么都不懂且默默无闻的皇子们继承。
这样固然对于加强皇权,维护皇子之间的和睦和宫廷的平静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利于维护整个李唐王朝的长久统治,各地叛乱,宦官废立皇帝在股掌之间,李唐王朝的人眼看着却不能阻止,特别是唐后期六帝都没有立太子,而继位的皇子往往没有受到正规的太子教育,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智囊团,不得不依靠和受制于宦官。
唐后期出现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和大唐对于皇子采取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这或许也就是唐代后期衰败的原因。
唐玄宗完全是抱着一种他死后,哪管后世子孙洪水滔天的态度,对于这样一位老祖宗,大唐后期各皇室孙子是又爱又恨。
光叔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对于子女的教育和要求也非常严格。玄宗时规定的诸子不出阁,在他继位后将皇子的教育制度全部恢复了。
李沂跟光叔父子俩讨价还价半天,终于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可以进行半工半读,只要最终直接通过考试。一边继续进修学习,一边提前进入京兆尹的这个职事官工作当中。
光叔考虑到李沂年幼,还特批了两万贯令他这个小小京兆尹在长安京兆府办公院内营造一座尊贵府第。
起程远赴潮州的李德裕在半道被追回京城了,这件事李沂交给了他去办理,并让长安县尉李信主持建设工程。这段府第建设期间,李沂就在宫里学习。
皇子们进行初级学习的地方也叫小学,由高祖李渊建立,这里的小学和后世的小学差不多,为初级学习的地方,隶属于秘书省。主要以教育宗室子孙及功臣子弟。
流行的启蒙教材主要有急就章、文选、开蒙要训、千字文、文场秀、兔园册府、蒙求等等,此外,皇帝也会让大臣们专门为皇子们编写教材,教授不仅包括文化知识,还包括宫廷中的规矩礼节,甚至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后来小学逐渐衰落,到玄宗后,诸王皇子们大多都在十六王宅长大,慢慢开始在这里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
要李沂这一个老爷的心理、皇子的身体凑在这一帮小屁孩堆里学习,这画面想想就让他不寒而栗,小学直接跳过了。
皇子们的中高级教育阶段,主要在弘文馆和崇文馆中完成。弘文馆的主要作用为掌校正图籍,同时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皆要参加议论。
崇文馆的主要功能掌经籍图书,教授诸生。另外,崇文馆也是宫内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
两馆学生学习和考试的内容等都和国子监学生一样,大都是习修儒家经典。只是皇子们进行的教育是当前最高教育水平,师傅也是学问道德或名气非常高的大儒!
在两馆里刚得知学习课程时,李沂眼眶都差点裂出来,舌头不小心咬破了,心里直骂娘,怎么哪里都一样,还必修、选修、专业,让不让人活了?
因为这里的课程也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以经为主,兼习史书,皇子们还要参加科举考试。这可是必须要考的国家公务员!
孝经和论语为必修课;选修课又分修三年的大经,如左传和礼记等;修二年半的中经,周礼、仪礼等;修一年半的小经,周易、公羊传等。
除学习史经外,书法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经史并重、书法兼习是两馆的特点。
当然,学生也有假期。每十天放假一天,称为旬假,不过放假前日得举行测试的旬试。每年放假二次,五月称为田假,九月授衣假,假期通常为一个月。每年的年终考试叫岁试,毕业考试叫做升格考试。
李沂聪明、记忆力强,这些是不假,但论语啊孝经这些之乎者也,他听到就想打瞌睡,第一天没上完就逃课了,实在是受不了了。
之后虽然也天天过来,但从来没上完完整的课,四岁的孩子,师傅也不怎么管他,谁让他是鼎鼎大名的大唐神童!四岁直接一步上大学的跳级生!
这日子没法过,反正他也决定了,府第建好之日,就是他离开皇宫之时!
大唐前中期,历任皇帝从小就开始重视皇子的启蒙教育,未入学就配备了专门的师傅和侍读,又有专门的学校来教育他们,对于皇子们的控制也比较松,给了他们很大的发展空间。
各皇子都有自己的师傅和智囊团,在他们身边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帮助他们出谋划策,保证其在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太子总是不能登位,这加强了皇子们之间对于皇位的争夺。
对于皇子的教育,皇帝虽然很重视,但确实是一件令他们很头痛的事情。唐太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在教育皇子的问题上却也犯下了不可追悔的错误。
太宗对于魏王李泰过分宠信,对魏王教育的重视甚至可以和太子李承乾的教育相当,给李泰配备优秀的老师。让信任的大臣王瑾给李泰当师傅,准许其开馆纳贤,这无形中就增加了皇子泰的力量,对太子的地位形成了很大的威胁,最终造成兄弟相残、朝廷动荡的结果。
李沂觉得,在皇子们的教育中,一定要把太子和皇子的教育分开,太子的培养和教育是主要的,而对于其它皇子的宠爱,不能超越和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忽略对皇子的教育,他们虽然不是太子,但是作为一国之子,高素质却是必备的。不能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真圈在十六王宅当猪养了。
如果说唐中前期大多的皇帝犯了太宗一样的错误,那么到了唐代的中后期,大多数的皇帝却犯了相反的错误,就是过分忽略了皇子们的教育。
首先,皇子们并不会认真的学习,即使把他们纳入科举的轨道中,他们也会觉得凭借自己这么尊贵的身份,不学习也会有高官厚禄,这叫做天生的富贵命。
其次,到了玄宗时期,对于皇子们的控制十分严格,以十六王宅将他们圈禁起来,虽然由皇帝统一派遣专门的师傅进行集体授课,但师傅们却不再专门隶属于某位皇子,更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智囊团。
皇子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也不知道外面生活的疾苦,更不了解外面世界的情况,也很少受到培养,治国之道是什么怕都搞不清楚。
最后,到肃宗以后,诸王均从宫廷政变的主要参与者变成为被动受摆布者,皇帝的位置大多并不是由专门培养的太子继承,却是十六王宅什么都不懂且默默无闻的皇子们继承。
这样固然对于加强皇权,维护皇子之间的和睦和宫廷的平静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利于维护整个李唐王朝的长久统治,各地叛乱,宦官废立皇帝在股掌之间,李唐王朝的人眼看着却不能阻止,特别是唐后期六帝都没有立太子,而继位的皇子往往没有受到正规的太子教育,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智囊团,不得不依靠和受制于宦官。
唐后期出现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和大唐对于皇子采取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这或许也就是唐代后期衰败的原因。
唐玄宗完全是抱着一种他死后,哪管后世子孙洪水滔天的态度,对于这样一位老祖宗,大唐后期各皇室孙子是又爱又恨。
光叔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对于子女的教育和要求也非常严格。玄宗时规定的诸子不出阁,在他继位后将皇子的教育制度全部恢复了。
李沂跟光叔父子俩讨价还价半天,终于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可以进行半工半读,只要最终直接通过考试。一边继续进修学习,一边提前进入京兆尹的这个职事官工作当中。
光叔考虑到李沂年幼,还特批了两万贯令他这个小小京兆尹在长安京兆府办公院内营造一座尊贵府第。
起程远赴潮州的李德裕在半道被追回京城了,这件事李沂交给了他去办理,并让长安县尉李信主持建设工程。这段府第建设期间,李沂就在宫里学习。
皇子们进行初级学习的地方也叫小学,由高祖李渊建立,这里的小学和后世的小学差不多,为初级学习的地方,隶属于秘书省。主要以教育宗室子孙及功臣子弟。
流行的启蒙教材主要有急就章、文选、开蒙要训、千字文、文场秀、兔园册府、蒙求等等,此外,皇帝也会让大臣们专门为皇子们编写教材,教授不仅包括文化知识,还包括宫廷中的规矩礼节,甚至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后来小学逐渐衰落,到玄宗后,诸王皇子们大多都在十六王宅长大,慢慢开始在这里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
要李沂这一个老爷的心理、皇子的身体凑在这一帮小屁孩堆里学习,这画面想想就让他不寒而栗,小学直接跳过了。
皇子们的中高级教育阶段,主要在弘文馆和崇文馆中完成。弘文馆的主要作用为掌校正图籍,同时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皆要参加议论。
崇文馆的主要功能掌经籍图书,教授诸生。另外,崇文馆也是宫内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
两馆学生学习和考试的内容等都和国子监学生一样,大都是习修儒家经典。只是皇子们进行的教育是当前最高教育水平,师傅也是学问道德或名气非常高的大儒!
在两馆里刚得知学习课程时,李沂眼眶都差点裂出来,舌头不小心咬破了,心里直骂娘,怎么哪里都一样,还必修、选修、专业,让不让人活了?
因为这里的课程也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以经为主,兼习史书,皇子们还要参加科举考试。这可是必须要考的国家公务员!
孝经和论语为必修课;选修课又分修三年的大经,如左传和礼记等;修二年半的中经,周礼、仪礼等;修一年半的小经,周易、公羊传等。
除学习史经外,书法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经史并重、书法兼习是两馆的特点。
当然,学生也有假期。每十天放假一天,称为旬假,不过放假前日得举行测试的旬试。每年放假二次,五月称为田假,九月授衣假,假期通常为一个月。每年的年终考试叫岁试,毕业考试叫做升格考试。
李沂聪明、记忆力强,这些是不假,但论语啊孝经这些之乎者也,他听到就想打瞌睡,第一天没上完就逃课了,实在是受不了了。
之后虽然也天天过来,但从来没上完完整的课,四岁的孩子,师傅也不怎么管他,谁让他是鼎鼎大名的大唐神童!四岁直接一步上大学的跳级生!
这日子没法过,反正他也决定了,府第建好之日,就是他离开皇宫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