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山村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长眉大仙文集最新章节!
粗瓷碗
粗瓷碗是土窑烧成的粗糙的陶瓷,和土一样的颜色,古拙而质朴,比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瓷没什么两样,不经意就会忽略它的存在。然而,山里人永远不会忘记它。这种碗,盛上放野菜的玉米糊糊,或者搅了榆树皮面和荞面的面条,吃起来有一种乡土味,祖祖辈辈就捧着这碗吃饭。这不显眼不值钱的粗瓷碗,喂养了一代代的生命,从小长大,到老到死,平平淡淡中,延续着一代代庄稼人的平平凡凡。
最好的碗是一种青白色的碗,勾一圈靛蓝的边。入腊月,常有人在街上叫卖,但村里人买不起,一斗米才换四个。张二爷那年要办喜事,咬咬牙换了四个。大年初一煮饺子,灶屋内热气腾腾,看不清,张家童养媳绊了柴拌儿,一跟头,四只青瓷碗打个稀巴烂。碎了碗,破了财,不吉利,全家训斥、打骂,她一气之下跑出大门,投进井里,死了。为了几个碗,送了一条命。全村人都说,那蓝边青瓷碗不配咱穷人,咱还得用粗瓷碗,就是破碎了,也能添得起。
杨家弟兄是大肚汉,他家的碗特别大,叫“大海碗”不管什么盛在碗里,呼呼噜噜喝下肚,是那样惬意。碗空了,依然回味,咂嘴再三,从心里涌出一种开心,贫穷,幸福?辛苦,满足?一只粗瓷碗,给山里人竟有那么多。
山里人捧起了粗瓷碗,就有了力量有了希望,什么风吹雨打,苦辣酸甜,这碗都能装得下,都能一口气喝到肚里。山里人就是沿着粗瓷碗那缺了口豁了牙的边沿,走完他们的痛苦和欢乐的一生。
我不知道现在村里还有没有粗瓷碗,如果有,谁也不会再用它。时代已淘汰了那朴素的本色,正如粗瓷碗已被细瓷金边碗替代一样,也许这就是历史。
铜盆
俗语说:“家里再穷,也有二斤铜”闺女出嫁,只要不是太穷,都要陪送一个黄铜的洗脸盆。新媳妇嫁来后,铜盆放在新房自己用,等媳妇也成了婆婆,铜盆才拿出来大家用。铜盆洗脸,据说能消病祛灾。至于什么时候兴起没人考证,恐怕从商殷青铜器时代算起,别的器物没有流传下来,可这铜盆,一直洗了几千年。
妈妈那个铜盆是出嫁时舅舅陪送的,用二斗高粱换的。四周有细细的花纹,盆底光亮,能照人。那时,家里买不起镜子,铜盆除了用来洗脸外就成了妈妈梳洗打扮的镜子。
那年,我七岁了,该上学了。妈妈说:“三辈子不识字,死后就变成骡马,还要受罪。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念书。”为了这,妈妈省吃俭用,卖鸡蛋、卖山货野果,好不容易攒下几个钱,给我买来一件上衣,一个书包。那一天是我最高兴地一天。那天夜里,我发现妈妈挨声叹气,对着铜盆发呆。透过微弱的油灯光,我看见铜盆映照的妈妈,日渐消瘦,眼角爬满皱纹,头上白发更多了,但嘴角却露出几份刚毅。原来妈妈是为我上学买书本买铅笔而发愁。我说:“妈妈,今年我不上学了,等明年再说。”“这点难处还难不倒妈妈,今年一定让你上学!”第二天清早,妈妈背着我,用麻袋片包好铜盆,到集上了。那年我终于上学了。虽然从此以后用瓦盆洗脸,苦日子却带来了几份温馨。后来“大炼钢铁”村上所有的铜器铁物都收去了。妈妈说:“不然那个铜盆还不是扔进土高炉里。”
去年,我在旧物市场上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铜盆,虽然绿锈斑驳,但四周的花纹依稀可见,很像妈妈那个铜盆。不管是不是妈妈那个铜盆已不重要了,几经讨价还价,我终于花一百元买下来。是为了那段早已被岁月的流水冲淡的往事,还是追回消逝的时光?我说不清。
石磨
在张三奶家的院落,发现一盘早已遗弃的石磨。磨掉牙的石磨,长满青苔,静静地躲在院落一角。只有磨眼上插着一根高高的灯笼竿子,还能显出它的一点作用。
磨出自东山,质地坚硬,棱角锐利,上下两扇,如日头和月亮合在一起,下扇固定,上扇转动,千转万转,永不分离。进入腊月,左邻右舍就与三爷三奶打好召呼要用他家的石磨。三爷就请来了石匠,把石磨齿凿得锋利些,又修好了驴套、磨杆,院里那头灰驴早就加了料,膘肥体壮,单等拉磨呢!腊根儿,是磨最忙的时候。庄稼人忙碌了一年,是该好好办年了。驴拉磨,人筛面,片刻不得消停,那沉沉的石磨声、缓缓的筛面声,从黎明响到深夜。听到磨声,人们心里就有踏实感,就能想到白面馍馍、黄米粘糕、水豆腐儿驴绕磨转,人跟驴走,走千里万里也走不出五尺磨杆之外,走千圈万圈也走不出磨房。磨一晌面,头发眉毛身上都是白的。三奶说,不养闺女咋当婆,不进磨坊咋吃馍。磨就是馍啊!成升成斗的粮食从磨眼慢慢流进去,又变成白白的、黄黄的面粉和颗粒,从磨齿中流出来,磨出了粗粗的米粒或米粉,也磨去了长长的日月。
磨房里,石磨声、驴蹄声、筛米声,合奏一支古老的曲子,演奏了几千年,从春到秋,在贫寒清淡的生活中,年年月月重复一个无头无尾、平淡无奇的故事
啊,沉沉的石磨声!缓缓的筛米声!
铁轱辘车
二叔是个车把式,从我记事始,二叔就赶着一辆铁轱辘牛车。
铁轱辘车的铁轱辘最耐用,二叔说,那两个铁轱辘是二叔爷爷的爷爷留下的。车架朽了,散了,铁轱辘还能转。轴孔磨大了,松了,走动时咣咣当当的,换个轴,浇上油,也继续用。浇上油的车轴漆黑,农家孩子常常洗脸不洗脖子,二叔就说,大脖子像车轴。铁轱辘车很沉,砸得地颤动,牛累得喘着粗气。这时,二叔总要跳下车用力去搬动铁轱辘。铁轱辘很锋利,把路上的石子碾得粉碎,但碾压不死车轱辘菜,一年年,在长长的车辙上发芽,开着小黄花
铁轱辘车从村里到田地,从地里回村里,拉庄稼,运粪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村路通往田野的路上轧下两道弯弯曲曲的平行线。二叔的铁轱辘车最远是去了一趟集市。那天我坐在车上,听吱吱咯咯的铁轱辘声,哩哩咧咧二叔赶牛声,一路上看着小桥流水,路边的小花和飞舞的蝴蝶,惬意极了。兴奋时,二叔还哼起了小调:“长鞭一甩哎”看得出二叔一脸阳光!
如今,铁轱辘车只剩几个铁箍,垫在粮仓的柱子下,己是锈迹斑斑。一个时代结束了,二叔的孙子,开上了四轮大卡车,跑长途运输呢!
瓢
大热天,回乡一进门,直奔水缸,舀一瓢水,咕咕咚咚喝下去,清冽甘甜,真解渴呀!
农家过日子,离不开瓢,舀水、舀面、舀饭、舀猪食儿鸡食儿,都离不开它。瓢耐用,舀水的水瓢,长了厚厚的青苔,青苔老成古铜色,也能用。舀米舀面的干瓢,虫儿蛀了密密的窟窿儿,也能用。盛饭盛菜的内壁己成黑色的瓢,透出一股馊味儿,还能用。不小心掉在地上,用针线缝缝补补,还要用。就是摔成八瓣,扔掉了也不值钱。农家妇爱用老瓢,每顿饭舀多少米,舀多少水,老瓢有准儿,饭不稀不稠,正合口。
瓢里有苦,那是瓢里无米的时候。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舀几瓢水煮一锅野菜汤,也填不饱饥肠轱辘。瓢里有甜,那是瓢里舀着缸里盛满大米白面的时候,也是农妇最高兴的时候。那时就会听到小曲儿从袅袅炊烟飘出来:“哥哥你好比瓢一扇,妹妹好比满缸面,瓢舀面,舀百年,百年恩爱舀不完,瓢里心里比蜜甜”
近年来,市面上有仿制的塑料瓢。可乡里人说,那洋瓢光溜溜,好看不中用。拿在手上沉实,放在水里沉底儿,淘米淘不出沙子,不如葫芦瓢好使。所以一到院里就会看到大大小小的葫芦挂满架子,那是农家的宝葫芦!
遥远的山村,这葫芦瓢寿命最长!
粗瓷碗
粗瓷碗是土窑烧成的粗糙的陶瓷,和土一样的颜色,古拙而质朴,比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瓷没什么两样,不经意就会忽略它的存在。然而,山里人永远不会忘记它。这种碗,盛上放野菜的玉米糊糊,或者搅了榆树皮面和荞面的面条,吃起来有一种乡土味,祖祖辈辈就捧着这碗吃饭。这不显眼不值钱的粗瓷碗,喂养了一代代的生命,从小长大,到老到死,平平淡淡中,延续着一代代庄稼人的平平凡凡。
最好的碗是一种青白色的碗,勾一圈靛蓝的边。入腊月,常有人在街上叫卖,但村里人买不起,一斗米才换四个。张二爷那年要办喜事,咬咬牙换了四个。大年初一煮饺子,灶屋内热气腾腾,看不清,张家童养媳绊了柴拌儿,一跟头,四只青瓷碗打个稀巴烂。碎了碗,破了财,不吉利,全家训斥、打骂,她一气之下跑出大门,投进井里,死了。为了几个碗,送了一条命。全村人都说,那蓝边青瓷碗不配咱穷人,咱还得用粗瓷碗,就是破碎了,也能添得起。
杨家弟兄是大肚汉,他家的碗特别大,叫“大海碗”不管什么盛在碗里,呼呼噜噜喝下肚,是那样惬意。碗空了,依然回味,咂嘴再三,从心里涌出一种开心,贫穷,幸福?辛苦,满足?一只粗瓷碗,给山里人竟有那么多。
山里人捧起了粗瓷碗,就有了力量有了希望,什么风吹雨打,苦辣酸甜,这碗都能装得下,都能一口气喝到肚里。山里人就是沿着粗瓷碗那缺了口豁了牙的边沿,走完他们的痛苦和欢乐的一生。
我不知道现在村里还有没有粗瓷碗,如果有,谁也不会再用它。时代已淘汰了那朴素的本色,正如粗瓷碗已被细瓷金边碗替代一样,也许这就是历史。
铜盆
俗语说:“家里再穷,也有二斤铜”闺女出嫁,只要不是太穷,都要陪送一个黄铜的洗脸盆。新媳妇嫁来后,铜盆放在新房自己用,等媳妇也成了婆婆,铜盆才拿出来大家用。铜盆洗脸,据说能消病祛灾。至于什么时候兴起没人考证,恐怕从商殷青铜器时代算起,别的器物没有流传下来,可这铜盆,一直洗了几千年。
妈妈那个铜盆是出嫁时舅舅陪送的,用二斗高粱换的。四周有细细的花纹,盆底光亮,能照人。那时,家里买不起镜子,铜盆除了用来洗脸外就成了妈妈梳洗打扮的镜子。
那年,我七岁了,该上学了。妈妈说:“三辈子不识字,死后就变成骡马,还要受罪。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念书。”为了这,妈妈省吃俭用,卖鸡蛋、卖山货野果,好不容易攒下几个钱,给我买来一件上衣,一个书包。那一天是我最高兴地一天。那天夜里,我发现妈妈挨声叹气,对着铜盆发呆。透过微弱的油灯光,我看见铜盆映照的妈妈,日渐消瘦,眼角爬满皱纹,头上白发更多了,但嘴角却露出几份刚毅。原来妈妈是为我上学买书本买铅笔而发愁。我说:“妈妈,今年我不上学了,等明年再说。”“这点难处还难不倒妈妈,今年一定让你上学!”第二天清早,妈妈背着我,用麻袋片包好铜盆,到集上了。那年我终于上学了。虽然从此以后用瓦盆洗脸,苦日子却带来了几份温馨。后来“大炼钢铁”村上所有的铜器铁物都收去了。妈妈说:“不然那个铜盆还不是扔进土高炉里。”
去年,我在旧物市场上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铜盆,虽然绿锈斑驳,但四周的花纹依稀可见,很像妈妈那个铜盆。不管是不是妈妈那个铜盆已不重要了,几经讨价还价,我终于花一百元买下来。是为了那段早已被岁月的流水冲淡的往事,还是追回消逝的时光?我说不清。
石磨
在张三奶家的院落,发现一盘早已遗弃的石磨。磨掉牙的石磨,长满青苔,静静地躲在院落一角。只有磨眼上插着一根高高的灯笼竿子,还能显出它的一点作用。
磨出自东山,质地坚硬,棱角锐利,上下两扇,如日头和月亮合在一起,下扇固定,上扇转动,千转万转,永不分离。进入腊月,左邻右舍就与三爷三奶打好召呼要用他家的石磨。三爷就请来了石匠,把石磨齿凿得锋利些,又修好了驴套、磨杆,院里那头灰驴早就加了料,膘肥体壮,单等拉磨呢!腊根儿,是磨最忙的时候。庄稼人忙碌了一年,是该好好办年了。驴拉磨,人筛面,片刻不得消停,那沉沉的石磨声、缓缓的筛面声,从黎明响到深夜。听到磨声,人们心里就有踏实感,就能想到白面馍馍、黄米粘糕、水豆腐儿驴绕磨转,人跟驴走,走千里万里也走不出五尺磨杆之外,走千圈万圈也走不出磨房。磨一晌面,头发眉毛身上都是白的。三奶说,不养闺女咋当婆,不进磨坊咋吃馍。磨就是馍啊!成升成斗的粮食从磨眼慢慢流进去,又变成白白的、黄黄的面粉和颗粒,从磨齿中流出来,磨出了粗粗的米粒或米粉,也磨去了长长的日月。
磨房里,石磨声、驴蹄声、筛米声,合奏一支古老的曲子,演奏了几千年,从春到秋,在贫寒清淡的生活中,年年月月重复一个无头无尾、平淡无奇的故事
啊,沉沉的石磨声!缓缓的筛米声!
铁轱辘车
二叔是个车把式,从我记事始,二叔就赶着一辆铁轱辘牛车。
铁轱辘车的铁轱辘最耐用,二叔说,那两个铁轱辘是二叔爷爷的爷爷留下的。车架朽了,散了,铁轱辘还能转。轴孔磨大了,松了,走动时咣咣当当的,换个轴,浇上油,也继续用。浇上油的车轴漆黑,农家孩子常常洗脸不洗脖子,二叔就说,大脖子像车轴。铁轱辘车很沉,砸得地颤动,牛累得喘着粗气。这时,二叔总要跳下车用力去搬动铁轱辘。铁轱辘很锋利,把路上的石子碾得粉碎,但碾压不死车轱辘菜,一年年,在长长的车辙上发芽,开着小黄花
铁轱辘车从村里到田地,从地里回村里,拉庄稼,运粪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村路通往田野的路上轧下两道弯弯曲曲的平行线。二叔的铁轱辘车最远是去了一趟集市。那天我坐在车上,听吱吱咯咯的铁轱辘声,哩哩咧咧二叔赶牛声,一路上看着小桥流水,路边的小花和飞舞的蝴蝶,惬意极了。兴奋时,二叔还哼起了小调:“长鞭一甩哎”看得出二叔一脸阳光!
如今,铁轱辘车只剩几个铁箍,垫在粮仓的柱子下,己是锈迹斑斑。一个时代结束了,二叔的孙子,开上了四轮大卡车,跑长途运输呢!
瓢
大热天,回乡一进门,直奔水缸,舀一瓢水,咕咕咚咚喝下去,清冽甘甜,真解渴呀!
农家过日子,离不开瓢,舀水、舀面、舀饭、舀猪食儿鸡食儿,都离不开它。瓢耐用,舀水的水瓢,长了厚厚的青苔,青苔老成古铜色,也能用。舀米舀面的干瓢,虫儿蛀了密密的窟窿儿,也能用。盛饭盛菜的内壁己成黑色的瓢,透出一股馊味儿,还能用。不小心掉在地上,用针线缝缝补补,还要用。就是摔成八瓣,扔掉了也不值钱。农家妇爱用老瓢,每顿饭舀多少米,舀多少水,老瓢有准儿,饭不稀不稠,正合口。
瓢里有苦,那是瓢里无米的时候。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舀几瓢水煮一锅野菜汤,也填不饱饥肠轱辘。瓢里有甜,那是瓢里舀着缸里盛满大米白面的时候,也是农妇最高兴的时候。那时就会听到小曲儿从袅袅炊烟飘出来:“哥哥你好比瓢一扇,妹妹好比满缸面,瓢舀面,舀百年,百年恩爱舀不完,瓢里心里比蜜甜”
近年来,市面上有仿制的塑料瓢。可乡里人说,那洋瓢光溜溜,好看不中用。拿在手上沉实,放在水里沉底儿,淘米淘不出沙子,不如葫芦瓢好使。所以一到院里就会看到大大小小的葫芦挂满架子,那是农家的宝葫芦!
遥远的山村,这葫芦瓢寿命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