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甜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曾世和文集最新章节!
每年春节,我与家人都去上思县探望岳母。
到达县城后,再往正南方向驰骋。我们乘着糖蔗林绿色的惬意,轿车仿佛从它们的根部底下蛇形般地钻驶。二十公里的旅程,一直有蔗林夹道欢迎。
岳母的家,被茫茫的,绿绿的,甜甜的“蔗林毛毯”包裹着。
然而,这块“风水宝地”长期以来都处于“昏睡”状态。
直到二十一世纪崭新的曙光才照醒了她。
从那时始,她就成为广西甚至全国新开垦的糖蔗种植“处女地”
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
“土壤好”色泽大多为黄色、淡紫、紫色。质优,深厚,松软,肥沃。是糖蔗生长的“伊甸园”
阳光好。这里的阳光富裕,嫩暖、明媚、灿烂而善良。保持常年免费供应。
气候好。温度喜人,万物皆宜。没有台风的光临。当全省全国全球的某地,遭受台风魔鬼的残酷扫荡时,这里却平安吉祥。台风魔鬼到这带附近时,好像突发慈悲,宁可绕道而过,也不忍心惊扰这片绿油油的蔗林。
这里仿佛成了台风的“禁飞区”
雨水好。这里的雨水甘霖均匀,及时到位。谢绝大旱到访。当全省全国全球的某地,水绝无踪,人渴物难时,这里却溪流淙淙,泉水叮咚,人欢物笑。这里水祸望而却步。当全省全国全球的某地,遭受水祸的无情洗礼时,这里却是万事如意。
人无惊慌地无忧。
鸡鸭欢笑狗唱歌
猪倌吃饱做美梦
牛王潇洒去赴宴。
鸟语声声奏乐曲。
百花争艳竟风流
草木从容吐新绿。
某年的小旱,小打小闹地来这里开个小小的玩笑,蔗粮产量小有降低,但也不至于欠收。纯属偶然现象。
这里,是不是陱渊明笔下的另一个“桃花源”呢?
每年春节后的二、三月份,是糖蔗栽种的大好时光。在耕好了的亲爱土地里,埋下了蔗种,就是种上生活新的希望。
糖蔗的生长期,约为八个月。七、八、九月份,是它们忙于拔节、壮杆、灌糖的旺盛期。真如孔雀开屏显美的刹那,这正是目睹她亮丽风彩的最佳时机。
那年那天,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去岳母家办完一件临时的事情后,登上蔗林后山的高处,俯瞰这片壮阔的蔗林大海,一幅绚丽多姿的美景尽收眼底。
那画面:远方灰蓝色的天际与蔗林的尾梢紧紧地镶嵌,同时也把我的视线夹在中间。近处一山靠着一山的梯林,一层错叠着一层。一块块,有尖形的,有圆形的,有月牙形的。有斜坡、稍斜坡,千姿百态。这奇妙的景状,尤如倾诉她悠悠的历史,经过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打磨,村民的精心雕刻,岁月的周到护理。还有现在那弯弯曲曲,主干和分支的蔗林道路,像人脑神经,已爬满了蔗林的角角落落。这幅娇娆的图象,让你留连忘返。
那颜色:蔗林的颜色,绿是主题,绿得朝气逢勃,绿得光芒四射,绿得惹人心醉。绿,在这里就是一付精神补品,让你的眼光养得丰满健壮。
那气息:和风阵阵吹来,蔗林翻起一波又一波的绿浪。后浪推前浪。浪里还喷出一股股似乎带有清清甜甜芬芳的气息,让你大饱鼻福。
假如你是位画家,那么,这块难觅光怪陆离的“仙境”不正是你理想的素材么?
这里,可否赏她一个“十万大山好江南”的美称呢?
每年的十一月份至次年的四月份,是榨糖的繁忙季节。糖厂有计划地收购糖蔗。所以蔗们只好被冷冷清清凉在地里站着待收。
今年春节初四上午十时光景,太阳公公或许是昨晚喝醉酒,还未起床,不上班,也不露脸。任由大群的云儿尽情地狂欢,它们忽高忽低,时快时慢,时白半白。翩翩起舞,它们故意成为太阳的窗帘,所以就阴天。我沿着弯弯曲曲,用碎石铺成的公路(为下一步铺水泥而夯实路基)漫步而上。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两边的蔗林,如同列队受检的阅兵方阵。我从它们的面前经过,它们微微地向我点头招手,我向它们行注目礼。前面不远的一个拐弯处,一块斜坡蔗林,一户五人的蔗农在收蔗。他们蜜蜂采花般的忙碌身影告诉我:用喜悦的心情摘取绿色的硕果。蔗地里还有一黄一黑肥嫩毛亮的狗。它们无所事事地东游西逛。我的突然出现,它们好奇地与我对视 ,好像给我打个:“他是谁啊!今天怎么到此一游”的问号。由于它们沉默,我无法用语言与它们沟通。
我继续沿路盘上,右边一块像是昨天收过蔗的空地,满是新鲜的蔗叶。有一位约七十多岁的老翁,在那里放牛。两头童牛在嬉戏,三头壮牛在大吃大嚼。老人在一旁拿着一把把蔗叶,不断地喂给另一头母牛。
牛们,除了犁耙外,全都以吃食为内容,这是它们的生存法则。上苍赋予它们大水缸般的肚,所以,它们大胆地吃,放心地吃,贪婪地吃。这也许是它们春节的美食吧!吃得再饱也撑不破厚厚的肚皮。它们也许是这块土地的“主人”劳动的果实,也有它们的一半功劳,而它们吃的却是叶草,有失公平。但它们还是一声不吭地与主人分享丰收的喜悦。
各类飞禽走兽,好像以各自的形式欢度春节吧,不见踪影。所以,蔗林除了风儿的轻声絮语外,就是一片寂静。
当我上到蔗林的尽头,上面有一片叫不出树名的丛林,再往上就是大片的茂盛松树林。我在左前方一块“马鞍形”的蔗林边驻足。以一种非常闲暇的心思,欣赏蔗们的英姿,品读它们的面貌。它们的生长,本来各有各的位置,但有部份蔗们偏要伸越过人家二、三个座位的距离,给人以歪歪斜斜的感觉,显得没规矩的那种。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它们像一群悄皮的顽童,寻找玩耍伙伴。或者想与异性知音说一会悄悄话儿,也说得过去。
它们的高度约三米,杆径小的约八、九厘米,大的约十二、十四厘米。
在待收期间,蔗内的糖份,好像缺乏耐心的等待,纷纷冒出蔗体的表面,使本来青绿光滑的蔗杆面,蒙上一层薄薄的银灰。部份蔗体呈淡紫色。
我在阅读它们的同时,也放飞我的遐想:它们经过糖厂的加工制作后,像魔术般地摇身一变,成为冰晶玉洁的白糖和蜂蜜般的黄糖。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再经过多种厂家的运作后像孙悟空般地脱胎换骨,又再变成千姿百态的糖果,饼干、果冻、麻通、饮料等等名目繁多的食品,亮相于大超市,小商场的货柜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睱接。
我想:我肯定也会成为它们中的某种或者多种食品的新主人,获得甜蜜的享受。在此,我以一颗诚挚的心,提前向它们致于崇高的敬礼!
蔗林好像一条甘甜的长河,源源不断地流入我们生活的海洋。
这里的村民,说话带着甜味,呼吸带着甜味,耕作也带着甜味,生活在甜味中。
假如把这年复一年,生生不息轮回的蔗林比作一位历史学家、文学家的话,那么,他就尘封远去的记忆,改写那部酸涩的历史,以生动的现实:如一幢幢红火砖、青蓝瓦的宽阔大房,替代原来陈旧的泥砖房;套间结构式的高楼大厦替代了砖瓦平房。还在不断攀升生活的各个层面的高度为素材,写出一篇声誉满载的散文。
2012年2月14日
每年春节,我与家人都去上思县探望岳母。
到达县城后,再往正南方向驰骋。我们乘着糖蔗林绿色的惬意,轿车仿佛从它们的根部底下蛇形般地钻驶。二十公里的旅程,一直有蔗林夹道欢迎。
岳母的家,被茫茫的,绿绿的,甜甜的“蔗林毛毯”包裹着。
然而,这块“风水宝地”长期以来都处于“昏睡”状态。
直到二十一世纪崭新的曙光才照醒了她。
从那时始,她就成为广西甚至全国新开垦的糖蔗种植“处女地”
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
“土壤好”色泽大多为黄色、淡紫、紫色。质优,深厚,松软,肥沃。是糖蔗生长的“伊甸园”
阳光好。这里的阳光富裕,嫩暖、明媚、灿烂而善良。保持常年免费供应。
气候好。温度喜人,万物皆宜。没有台风的光临。当全省全国全球的某地,遭受台风魔鬼的残酷扫荡时,这里却平安吉祥。台风魔鬼到这带附近时,好像突发慈悲,宁可绕道而过,也不忍心惊扰这片绿油油的蔗林。
这里仿佛成了台风的“禁飞区”
雨水好。这里的雨水甘霖均匀,及时到位。谢绝大旱到访。当全省全国全球的某地,水绝无踪,人渴物难时,这里却溪流淙淙,泉水叮咚,人欢物笑。这里水祸望而却步。当全省全国全球的某地,遭受水祸的无情洗礼时,这里却是万事如意。
人无惊慌地无忧。
鸡鸭欢笑狗唱歌
猪倌吃饱做美梦
牛王潇洒去赴宴。
鸟语声声奏乐曲。
百花争艳竟风流
草木从容吐新绿。
某年的小旱,小打小闹地来这里开个小小的玩笑,蔗粮产量小有降低,但也不至于欠收。纯属偶然现象。
这里,是不是陱渊明笔下的另一个“桃花源”呢?
每年春节后的二、三月份,是糖蔗栽种的大好时光。在耕好了的亲爱土地里,埋下了蔗种,就是种上生活新的希望。
糖蔗的生长期,约为八个月。七、八、九月份,是它们忙于拔节、壮杆、灌糖的旺盛期。真如孔雀开屏显美的刹那,这正是目睹她亮丽风彩的最佳时机。
那年那天,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去岳母家办完一件临时的事情后,登上蔗林后山的高处,俯瞰这片壮阔的蔗林大海,一幅绚丽多姿的美景尽收眼底。
那画面:远方灰蓝色的天际与蔗林的尾梢紧紧地镶嵌,同时也把我的视线夹在中间。近处一山靠着一山的梯林,一层错叠着一层。一块块,有尖形的,有圆形的,有月牙形的。有斜坡、稍斜坡,千姿百态。这奇妙的景状,尤如倾诉她悠悠的历史,经过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打磨,村民的精心雕刻,岁月的周到护理。还有现在那弯弯曲曲,主干和分支的蔗林道路,像人脑神经,已爬满了蔗林的角角落落。这幅娇娆的图象,让你留连忘返。
那颜色:蔗林的颜色,绿是主题,绿得朝气逢勃,绿得光芒四射,绿得惹人心醉。绿,在这里就是一付精神补品,让你的眼光养得丰满健壮。
那气息:和风阵阵吹来,蔗林翻起一波又一波的绿浪。后浪推前浪。浪里还喷出一股股似乎带有清清甜甜芬芳的气息,让你大饱鼻福。
假如你是位画家,那么,这块难觅光怪陆离的“仙境”不正是你理想的素材么?
这里,可否赏她一个“十万大山好江南”的美称呢?
每年的十一月份至次年的四月份,是榨糖的繁忙季节。糖厂有计划地收购糖蔗。所以蔗们只好被冷冷清清凉在地里站着待收。
今年春节初四上午十时光景,太阳公公或许是昨晚喝醉酒,还未起床,不上班,也不露脸。任由大群的云儿尽情地狂欢,它们忽高忽低,时快时慢,时白半白。翩翩起舞,它们故意成为太阳的窗帘,所以就阴天。我沿着弯弯曲曲,用碎石铺成的公路(为下一步铺水泥而夯实路基)漫步而上。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两边的蔗林,如同列队受检的阅兵方阵。我从它们的面前经过,它们微微地向我点头招手,我向它们行注目礼。前面不远的一个拐弯处,一块斜坡蔗林,一户五人的蔗农在收蔗。他们蜜蜂采花般的忙碌身影告诉我:用喜悦的心情摘取绿色的硕果。蔗地里还有一黄一黑肥嫩毛亮的狗。它们无所事事地东游西逛。我的突然出现,它们好奇地与我对视 ,好像给我打个:“他是谁啊!今天怎么到此一游”的问号。由于它们沉默,我无法用语言与它们沟通。
我继续沿路盘上,右边一块像是昨天收过蔗的空地,满是新鲜的蔗叶。有一位约七十多岁的老翁,在那里放牛。两头童牛在嬉戏,三头壮牛在大吃大嚼。老人在一旁拿着一把把蔗叶,不断地喂给另一头母牛。
牛们,除了犁耙外,全都以吃食为内容,这是它们的生存法则。上苍赋予它们大水缸般的肚,所以,它们大胆地吃,放心地吃,贪婪地吃。这也许是它们春节的美食吧!吃得再饱也撑不破厚厚的肚皮。它们也许是这块土地的“主人”劳动的果实,也有它们的一半功劳,而它们吃的却是叶草,有失公平。但它们还是一声不吭地与主人分享丰收的喜悦。
各类飞禽走兽,好像以各自的形式欢度春节吧,不见踪影。所以,蔗林除了风儿的轻声絮语外,就是一片寂静。
当我上到蔗林的尽头,上面有一片叫不出树名的丛林,再往上就是大片的茂盛松树林。我在左前方一块“马鞍形”的蔗林边驻足。以一种非常闲暇的心思,欣赏蔗们的英姿,品读它们的面貌。它们的生长,本来各有各的位置,但有部份蔗们偏要伸越过人家二、三个座位的距离,给人以歪歪斜斜的感觉,显得没规矩的那种。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它们像一群悄皮的顽童,寻找玩耍伙伴。或者想与异性知音说一会悄悄话儿,也说得过去。
它们的高度约三米,杆径小的约八、九厘米,大的约十二、十四厘米。
在待收期间,蔗内的糖份,好像缺乏耐心的等待,纷纷冒出蔗体的表面,使本来青绿光滑的蔗杆面,蒙上一层薄薄的银灰。部份蔗体呈淡紫色。
我在阅读它们的同时,也放飞我的遐想:它们经过糖厂的加工制作后,像魔术般地摇身一变,成为冰晶玉洁的白糖和蜂蜜般的黄糖。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再经过多种厂家的运作后像孙悟空般地脱胎换骨,又再变成千姿百态的糖果,饼干、果冻、麻通、饮料等等名目繁多的食品,亮相于大超市,小商场的货柜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睱接。
我想:我肯定也会成为它们中的某种或者多种食品的新主人,获得甜蜜的享受。在此,我以一颗诚挚的心,提前向它们致于崇高的敬礼!
蔗林好像一条甘甜的长河,源源不断地流入我们生活的海洋。
这里的村民,说话带着甜味,呼吸带着甜味,耕作也带着甜味,生活在甜味中。
假如把这年复一年,生生不息轮回的蔗林比作一位历史学家、文学家的话,那么,他就尘封远去的记忆,改写那部酸涩的历史,以生动的现实:如一幢幢红火砖、青蓝瓦的宽阔大房,替代原来陈旧的泥砖房;套间结构式的高楼大厦替代了砖瓦平房。还在不断攀升生活的各个层面的高度为素材,写出一篇声誉满载的散文。
2012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