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事君_分卷阅读_27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风起龙城、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星门、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美人事君最新章节!
段元琛的这个“顺道”,其实拐了个不小的弯:从皇城东门外来到这里,用了他半日的功夫。
他刚从南面的楚州回来,原本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宫里向皇帝复命了。
……
就在两个月前,陇西梁州一带于半夜发生了大地震,民众伤亡惨重,毁屋万间,连梁州刺史也在睡梦中被压在了坍塌的房梁之下,天亮后被人拖出来时,已经气绝身亡。
这是陇西一带最近接连发生的第三起地震了。此前,也就是皇帝从鹿苑回宫后没几天,相州、许州便相继上报朝廷,称当地发生了地震,朝廷尚在议论着,接连便又来了梁州地震,且这一次,比另两地显然要严重的多,梁州送来的加急折报里,称“五星错行,陨星如雨,烨烨震电,山冢崪崩,天明,梁水竭”。
接连不断的地震与那场日食几乎是接踵而来,便是朝廷里也开始人心惶惶,更何况民间,各种怪谈大肆流传。皇帝当时得到梁州奏报后,震惊不已,当即命户部紧急拨调银两赈灾,户部却捉襟见肘,最后只能从原本下月就要发送出去的军饷里勉强先挪出了三十万两白银,加上皇帝从内库拨添的二十万两,总共五十万两赈灾款,由主动请命的韩王段元璟与刘伯玉一道去往陇西赈灾。而户部空缺掉的那三十万两尚亟待补充,皇帝便派段元琛随同户部堂官到南方追缴各布政司往年所欠的关市赋税。
大兴建业后,朝廷除了兴农,也在江南以及沿海开设市场贸易,允许地方布政司每年对这一块税赋按制分成入库。几十年下来,如今市舶繁荣,以楚州为例,每年交易就达上千万两白银,赋税自然水涨船高,地方官员中饱私囊,乱象丛生。数年之前,皇帝有感于这项制度的弊端,决定改制革弊,但地方却舍不得这块原本已经入嘴的肥肉,阴奉阳违,以各种借口截留原本应当上缴的税赋,至于瞒账作假,更是层出不穷。这两年,皇帝也曾派过钦差前去查账追税,但每每雷声大雨点小,地方又陈情诉苦,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如今北方虽然暂时获得了安定,但突厥依旧是个心腹大患,军饷绝不能断,皇帝自然把目光再次投到这个老大难问题上。
明眼人其实都知道,赈灾固然紧要,但比起领了银子去赈灾,这个追钱入国库的活才是真正的棘手。办好了是应该,办不好就是失职。此前几位钦差如今坐着冷板凳,便是最好的教训。
现在皇帝把这差事交给了刚回京不久的七皇子,满朝的眼睛自然都盯着。
段元琛接了差事便与随同办事的那位胡姓户部堂官赶到楚州。到了后,以便装从翘首等在城门口迎接的一行地方官员和富商身畔悄悄入了城。那些官员没接到人,以为钦差还在路上时,他已经每日出入市舶暗中走访,直到大半个月后,才突然召集一众地方官商,随即现身发难。众人这才慌了手脚,起初又搬出老一套的亏空借口想搪塞过去,不想他当场带上了一个要为自己丈夫喊冤伸屈的妇人。原来这妇人的丈夫从前是布政司衙门里的一个税吏,每日经手关市税赋账目,后与上司生了些龌蹉,时间长了,又担心往后朝廷若是清算,到时第一个推出来挨刀的恐怕便是自己,于是心生退意请辞官职,上司也准了他的辞呈,临行前特意摆酒相送,这人喝完酒回家,当夜睡梦中便七窍流血而死。妇人疑心丈夫被上官毒杀,于是到楚州州府里告状,结果被打了出来,妇人无奈,最后只得带了儿子回到乡下老家过活。
段元琛走访市坊时,偶听人提及这桩几年前的旧事,留了心眼,派人找到了妇人,妇人听说是京城里来的钦差,这年轻男子还是皇子,当即下跪为丈夫喊冤,最后拿出一本藏起来的旧账簿,说这是丈夫从前请辞前某日带回家的,叮嘱她好生保管,说是日后能保命的东西。当时她也没问别的,只照丈夫的话收了起来。后来丈夫死的突然,自己告状无门,回了乡下后,这本账册也就收了起来。这会儿愿意拿出来给钦差过目。
段元琛翻了翻,便看了出来,这账册应是妇人丈夫生前誊抄下来的真账,除了账目,还附了些衙门里官商勾结贿赂的条目。可叹他一心本想靠这东西给自己留条后路,不料还是敌不过上官的心狠手辣。当即收了起来。这会儿带出这妇人,见楚州官员依旧百般抵赖,便抛出了账册,叫人一页页大声宣读,还没读上两页,厅堂里的一众官商便大汗淋漓。段元琛随即命人捉了税吏从前的那位上官,如今已是正四品上的都尉,不听他哀告,跳过了堂审,当场便喝令推出去斩首,随后将人头放于盘中端了回来,置于桌上。
众人做梦也没想到,这个从天而降的七皇子看着犹如面善佛爷,手段冷酷竟勘比罗刹。望着地上那颗片刻前还能说话,转眼便只剩睁着双空洞眼睛的血淋淋人头,个个面如土色,几个胆小的,见七皇子目光扫过来,当场便下跪求饶。
军饷缺了的那一大块下月亟待发放,段元琛此行的目的并不在杀人或肃清政务,而是怎么尽快先逼这些人把吃了进去的钱吐一部分出来。所以非常之事,便用了非常手段。
这一招果然奏效,对着血淋淋的人头和白纸黑字的账簿,地方官员纷纷改口,表示尽力筹措所需银两以补足亏空,更有在场的几个当地富商,见自己的名字赫然在账簿上有列,吓的不轻,当场也表示愿意认捐银两以支持朝廷赈灾。
接下来事情果然便顺利了。不过半个月,总共五十万两银子便筹齐,发往了神京。
既办完差事,段元琛便与户部胡大人一道回京。
那位胡大人起先接到这差事时,以为必定要大费周折,更做好了与自己前任一样无功而返的准备。他万万也没想到,这个十年前曾一怒出皇城的年轻皇子不但有善战之名,处置起政务竟也游刃有余,进退自如,不禁肃然起敬,心里对他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一路上恭恭敬敬。
一行人是在上午抵京的。当时离皇城还有几十里路,段元琛却忽然停了下来,让胡大人先行入城向皇帝复命,自己调转马头,折了一大段的路,在傍晚时分赶到了这里。安姑姑告诉他,双鱼此刻应该在枫林湖边,他也没多想什么,当即找了过来。
此刻当他终于见到了她,和她相对而立,中间隔着不过数尺的一段距离时,段元琛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举动是何等的孟浪!
……
这一趟差事,最后虽然侥幸得以顺利完成了,但他却不像同行的那位吏部堂官胡大人。他没有半点欢欣得意。
甚至可以说,回程的路上,他始终心思重重。
他曾经以为他这一辈子将会终老于戈壁。或者最后战死于黄沙。
而遇到那个他少年于午后窗下读书困倦时偶尔曾憧憬过的“东邻之子”,为心爱的姑娘在镜前描妆簪花,大约便是他此生梦境里除了铁血大旗之外,最柔软、也最飘忽的一笔水墨丹青了。
但无论怎样,他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他只是遵从了自己从少年时便选择了的信仰。
有些人的信仰会慢慢地被改变。
但他不会。他是一个固执的人,这一点,恰好便继承于他那位父亲。
但现在,段元琛却知道,一切都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
从他被皇帝的一则诏令召回京后,他就知道了,很多时候,即便人的心里依旧对当年事耿耿不忘,但随了血缘而带来的那种牵连,是这世上最利的青锋也难以一刀斩断的。
他不愿被皇帝牵制。但每每看到记忆里那个他曾以为可吞七国、并九州的父亲而今苍老到连和自己说话都需要仰头望他时,他竟就不忍心了。
倘若他一直不曾回京,那么他就仅仅只是一个失宠于皇帝父亲的废黜皇子。他的兄弟们不会经常记住他。他的余生,也将照他预设好的那样走下去。
但他的皇帝父亲,却正在将他带入一个暗流横生的漩涡里。
就像他从前曾对太子说过的那样,他们这些兄弟,身上流着父皇的血,谁没有点天生的血性。
其实他更想说的,是恶性。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父皇,当年就是经历了一番兄弟相争,以血的屠戮,最后才登上了这张宝座。
这是宿命,身在皇家,似乎没有人能逃脱的掉。因为他们距离那张椅子是如此的近,而谁仿佛都是有机会可以坐上去的。
他在这个时候回了京,即便他无心,他的那些兄弟们也不会相信他的无意。
他原本应该在他回来的当天晚上,转身就走的,就像十年前他曾做过的那样。
或者一开始,他本来就不应该为沈家的那个女儿写那封信,及至后来又回京的。
但他却做不到了当年的决绝。
这个享奉着天下奇珍异宝的皇城,也是一个充斥了欲望和野心的沼泽。
他的一只脚踏了进去,就再也难以全身而退。除非等到最后那个结局。
他这一路急赶着回京,原本感到极是疲惫了,该早些入城,好好睡上一觉的。
但他却在这种时候,心血来潮地丢下了一行的随从,跑来了这里,然后能跟她说的,却只有这么一句不咸不淡的问候!
……
仿佛被这夕阳枫林所染,双鱼的两颊慢慢地红了起来。
“多谢殿下关心,我已经好多了。再过些天便能自如行动。”
最后她抬起眼睛望着他,面带微笑地回答。
段元琛哦了声。接下来仿佛不知道该说什么似的,沉默了下来。
双鱼也没说话了。两人就这样相对而立着。
晚风从湖面徐徐而过,翻着两人的衣袂,又有一片半黄不青的小小枫叶落了下来,最后不偏不倚,落在了他的发簪之上。
他仿佛没有察觉。
双鱼眼睛盯着那片叶子,等了一会儿,见他没动静,于是轻声道:“殿下,你头上有片树叶了。”
段元琛再次慢吞吞地哦了声,微微晃了晃头,叶子却依旧牢牢黏着他,就是不肯下来。
双鱼忍不住笑了起来,抬手轻快地朝他伸了过来。
段元琛的那手,原本也已微抬了起来,见她伸手过来要替自己取落叶,便猝然停住,然后不动声色,慢慢地放了回去。她的袖角便拂过了他的唇和面庞,柔软而滑凉,他的呼吸一滞,等再次呼入一口气时,她已经帮他拿掉了那片落叶,手也缩了回去。
他的鼻端,却留了一缕还没来得及散开的淡淡的幽香。
她并没立刻丢开那片从他头上取下的落叶,而是用两指轻轻捻着叶茎,如同它是一朵花儿。
她的神情是轻快而愉悦的。
段元琛望着她,心跳忽然有些加快,如同喝了美酒般的微醺。
“殿下,天要晚了,你晚上还回宫吗?”
双鱼忽然问他。
段元琛原本应该回去的,但他此刻却不大想回。还在迟疑着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双鱼回头,看见六福快步朝这里跑了过来。
六福这些时日在宫里,但三天两头会过来给双鱼送宫里新到的贡品。他匆匆跑到近前,看到段元琛也在,愣了一愣,跟着便跪了下去行礼,起来后对双鱼道:“沈姑娘,说你舅父就要到京了。皇上也听说你腿伤快好了,便差奴婢来接你回宫了!”
第34章
鹿苑离皇城有四五十里的路。双鱼次日一早坐马车回城,中午时分便到了,和从前一样再次住进了秀安宫。第二天,太子妃亲自携了东祺来探望她。宫里的娘娘们知道她回来了,也陆续打发人来瞧。双鱼收了一大堆的补品:人形的老参、白蜡的血鹿茸、有她半个小指那么粗的青海玉树虫草……这回因腿脚不方便行走,还免了拜谢之礼,倒省了不少的事。
再过两天,她得了表哥卢归璞的消息,说他父亲这趟进京,起因并非得召,而是从他去的家书里知道双鱼在鹿苑受伤的事,虽然他已经一再强调说她并无大碍,但父亲却还是放心不下,向皇帝求告准许他进京探望,皇帝准了,才有了这趟的成行。
进京路远,舅父的身体一向不大好,因为自己受了这么点伤,他便放心不下千里迢迢地来看。双鱼忍不住又是感动,又有些难过。
卢嵩动身入京之事,她起先并不知道。倘若知道的话,一定会去信阻止的。这会儿每天翘首等待的时候,心里也只盼着他路上能顺利,平平安安地到达才好。
……
卢嵩是在初九日抵达京城的。当天到的时候,将近日暮时分,且这日恰好又是先帝的祭日,当天皇帝带领一众的皇子、宗室以及百官去往太庙行祭祀之礼,礼毕宫中会有赐宴,御前事务繁杂,所以卢嵩并没立刻求见,而是像上回那样,暂时先落脚到了驿馆里。
他这回到驿馆,待遇和上次天差地别。驿丞极尽侍奉之能。
卢嵩为官半生,起落沉浮,早已荣辱不惊,并未住进驿丞领他去的那间僭越了自己县令身份的上房,改一间普通屋。因路上风尘仆仆,安置完毕有些疲倦,早早地歇了下去,打算等明日一早再到宫门前递呈求见。
……
每年的先帝祭祀,都是一场隆重大礼。礼部按照规制,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先是日食,接着地方便接连不断的地震,人心不定,朝廷又忙于赈灾筹款,焦头烂额了这么久,直到最近这几天,御前才算清心了些,是以白天祭祀大礼虽和往年一样隆重,但宫中赐宴却少了许多排场。
是皇帝的吩咐。说不必过于铺张,在棣华楼设一场家宴便可。
……
棣华楼在晁阳宫西南隅,先帝在位时所建,是宫中摆设家宴或皇帝宴乐百官时的主要场所。天将日暮,宫人次第一盏盏地点亮宫灯,棣华楼灯火通明。皇帝端坐正中桌后,从太子开始,诸位皇子全部列席就坐,剩余是宗亲皇室。
酉时正,赐宴开始。按照往年惯例,先是由太子端酒敬辞。
太子最近一直抱恙,百官里不少人也是今天才和他打了个照面。楼内静肃一片,许多双眼睛看着他。
太子看起来确实比之前要清减了些,脸色被身上那件明黄色的朝服晃的发黄,像打了层蜡似的。他似乎有些心神不宁,站起来时,目光下意识地扫了眼坐自己侧旁的一溜兄弟,从一张张熟悉的、此刻大多面无表情看着自己的脸上掠过,眼皮不受控制地抽了一下。
在这些看似面无表情的一张张脸孔之下,到底有多少个人在恨着他,有多少个人在日夜睁大一双眼睛,只等着他倒霉的那一天?
太子的目光忍不住再次扫了眼他那个排行第七的弟弟。
十年前他既然走了,挑在这个时候回来,想做什么?加入那些正觊觎他太子位置的人的行列吗?
他们大约忘了,他可是太子,他们的长兄!
他的牙齿忍不住暗暗地咬了下,抬眼却撞到对面皇帝正盯着自己的两道目光。
皇帝的目光望着他时,永远都是暗沉沉的,他完全无法从中窥知自己的父亲到底在想着什么。
他的手腕有些发僵,端起宫人为他满上的面前的素酒,刚刚抬起手,手指一滑,酒杯竟然脱手而落,打翻在了地上。瓷片碎裂的声音割破耳膜,酒溅了起来,弄湿了太子的朝靴靴面和一块袍角。
明黄色的布料浸湿了酒,变出张牙舞爪的一滩,又带了点讽刺般的滑稽味道。
四周鸦雀无声。
太子的脸迅速地涨为血红,僵硬地看着近旁的宫人忙忙地拾掇起地上的酒杯碎片,擦拭他脚面和衣角上的湿痕。
他终于忍住了羞愤,重新端起宫人为他重新换上的那只酒盏,用他此刻能表现的出来的最镇定的语调说完了那段他年年重复,熟悉的已经倒背如流的敬辞。
他停下来的时候,他的那些兄弟们也附和着他。就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皇帝最后说,开宴吧。语气没有任何的起伏。
段元琛的这个“顺道”,其实拐了个不小的弯:从皇城东门外来到这里,用了他半日的功夫。
他刚从南面的楚州回来,原本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宫里向皇帝复命了。
……
就在两个月前,陇西梁州一带于半夜发生了大地震,民众伤亡惨重,毁屋万间,连梁州刺史也在睡梦中被压在了坍塌的房梁之下,天亮后被人拖出来时,已经气绝身亡。
这是陇西一带最近接连发生的第三起地震了。此前,也就是皇帝从鹿苑回宫后没几天,相州、许州便相继上报朝廷,称当地发生了地震,朝廷尚在议论着,接连便又来了梁州地震,且这一次,比另两地显然要严重的多,梁州送来的加急折报里,称“五星错行,陨星如雨,烨烨震电,山冢崪崩,天明,梁水竭”。
接连不断的地震与那场日食几乎是接踵而来,便是朝廷里也开始人心惶惶,更何况民间,各种怪谈大肆流传。皇帝当时得到梁州奏报后,震惊不已,当即命户部紧急拨调银两赈灾,户部却捉襟见肘,最后只能从原本下月就要发送出去的军饷里勉强先挪出了三十万两白银,加上皇帝从内库拨添的二十万两,总共五十万两赈灾款,由主动请命的韩王段元璟与刘伯玉一道去往陇西赈灾。而户部空缺掉的那三十万两尚亟待补充,皇帝便派段元琛随同户部堂官到南方追缴各布政司往年所欠的关市赋税。
大兴建业后,朝廷除了兴农,也在江南以及沿海开设市场贸易,允许地方布政司每年对这一块税赋按制分成入库。几十年下来,如今市舶繁荣,以楚州为例,每年交易就达上千万两白银,赋税自然水涨船高,地方官员中饱私囊,乱象丛生。数年之前,皇帝有感于这项制度的弊端,决定改制革弊,但地方却舍不得这块原本已经入嘴的肥肉,阴奉阳违,以各种借口截留原本应当上缴的税赋,至于瞒账作假,更是层出不穷。这两年,皇帝也曾派过钦差前去查账追税,但每每雷声大雨点小,地方又陈情诉苦,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如今北方虽然暂时获得了安定,但突厥依旧是个心腹大患,军饷绝不能断,皇帝自然把目光再次投到这个老大难问题上。
明眼人其实都知道,赈灾固然紧要,但比起领了银子去赈灾,这个追钱入国库的活才是真正的棘手。办好了是应该,办不好就是失职。此前几位钦差如今坐着冷板凳,便是最好的教训。
现在皇帝把这差事交给了刚回京不久的七皇子,满朝的眼睛自然都盯着。
段元琛接了差事便与随同办事的那位胡姓户部堂官赶到楚州。到了后,以便装从翘首等在城门口迎接的一行地方官员和富商身畔悄悄入了城。那些官员没接到人,以为钦差还在路上时,他已经每日出入市舶暗中走访,直到大半个月后,才突然召集一众地方官商,随即现身发难。众人这才慌了手脚,起初又搬出老一套的亏空借口想搪塞过去,不想他当场带上了一个要为自己丈夫喊冤伸屈的妇人。原来这妇人的丈夫从前是布政司衙门里的一个税吏,每日经手关市税赋账目,后与上司生了些龌蹉,时间长了,又担心往后朝廷若是清算,到时第一个推出来挨刀的恐怕便是自己,于是心生退意请辞官职,上司也准了他的辞呈,临行前特意摆酒相送,这人喝完酒回家,当夜睡梦中便七窍流血而死。妇人疑心丈夫被上官毒杀,于是到楚州州府里告状,结果被打了出来,妇人无奈,最后只得带了儿子回到乡下老家过活。
段元琛走访市坊时,偶听人提及这桩几年前的旧事,留了心眼,派人找到了妇人,妇人听说是京城里来的钦差,这年轻男子还是皇子,当即下跪为丈夫喊冤,最后拿出一本藏起来的旧账簿,说这是丈夫从前请辞前某日带回家的,叮嘱她好生保管,说是日后能保命的东西。当时她也没问别的,只照丈夫的话收了起来。后来丈夫死的突然,自己告状无门,回了乡下后,这本账册也就收了起来。这会儿愿意拿出来给钦差过目。
段元琛翻了翻,便看了出来,这账册应是妇人丈夫生前誊抄下来的真账,除了账目,还附了些衙门里官商勾结贿赂的条目。可叹他一心本想靠这东西给自己留条后路,不料还是敌不过上官的心狠手辣。当即收了起来。这会儿带出这妇人,见楚州官员依旧百般抵赖,便抛出了账册,叫人一页页大声宣读,还没读上两页,厅堂里的一众官商便大汗淋漓。段元琛随即命人捉了税吏从前的那位上官,如今已是正四品上的都尉,不听他哀告,跳过了堂审,当场便喝令推出去斩首,随后将人头放于盘中端了回来,置于桌上。
众人做梦也没想到,这个从天而降的七皇子看着犹如面善佛爷,手段冷酷竟勘比罗刹。望着地上那颗片刻前还能说话,转眼便只剩睁着双空洞眼睛的血淋淋人头,个个面如土色,几个胆小的,见七皇子目光扫过来,当场便下跪求饶。
军饷缺了的那一大块下月亟待发放,段元琛此行的目的并不在杀人或肃清政务,而是怎么尽快先逼这些人把吃了进去的钱吐一部分出来。所以非常之事,便用了非常手段。
这一招果然奏效,对着血淋淋的人头和白纸黑字的账簿,地方官员纷纷改口,表示尽力筹措所需银两以补足亏空,更有在场的几个当地富商,见自己的名字赫然在账簿上有列,吓的不轻,当场也表示愿意认捐银两以支持朝廷赈灾。
接下来事情果然便顺利了。不过半个月,总共五十万两银子便筹齐,发往了神京。
既办完差事,段元琛便与户部胡大人一道回京。
那位胡大人起先接到这差事时,以为必定要大费周折,更做好了与自己前任一样无功而返的准备。他万万也没想到,这个十年前曾一怒出皇城的年轻皇子不但有善战之名,处置起政务竟也游刃有余,进退自如,不禁肃然起敬,心里对他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一路上恭恭敬敬。
一行人是在上午抵京的。当时离皇城还有几十里路,段元琛却忽然停了下来,让胡大人先行入城向皇帝复命,自己调转马头,折了一大段的路,在傍晚时分赶到了这里。安姑姑告诉他,双鱼此刻应该在枫林湖边,他也没多想什么,当即找了过来。
此刻当他终于见到了她,和她相对而立,中间隔着不过数尺的一段距离时,段元琛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举动是何等的孟浪!
……
这一趟差事,最后虽然侥幸得以顺利完成了,但他却不像同行的那位吏部堂官胡大人。他没有半点欢欣得意。
甚至可以说,回程的路上,他始终心思重重。
他曾经以为他这一辈子将会终老于戈壁。或者最后战死于黄沙。
而遇到那个他少年于午后窗下读书困倦时偶尔曾憧憬过的“东邻之子”,为心爱的姑娘在镜前描妆簪花,大约便是他此生梦境里除了铁血大旗之外,最柔软、也最飘忽的一笔水墨丹青了。
但无论怎样,他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他只是遵从了自己从少年时便选择了的信仰。
有些人的信仰会慢慢地被改变。
但他不会。他是一个固执的人,这一点,恰好便继承于他那位父亲。
但现在,段元琛却知道,一切都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
从他被皇帝的一则诏令召回京后,他就知道了,很多时候,即便人的心里依旧对当年事耿耿不忘,但随了血缘而带来的那种牵连,是这世上最利的青锋也难以一刀斩断的。
他不愿被皇帝牵制。但每每看到记忆里那个他曾以为可吞七国、并九州的父亲而今苍老到连和自己说话都需要仰头望他时,他竟就不忍心了。
倘若他一直不曾回京,那么他就仅仅只是一个失宠于皇帝父亲的废黜皇子。他的兄弟们不会经常记住他。他的余生,也将照他预设好的那样走下去。
但他的皇帝父亲,却正在将他带入一个暗流横生的漩涡里。
就像他从前曾对太子说过的那样,他们这些兄弟,身上流着父皇的血,谁没有点天生的血性。
其实他更想说的,是恶性。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父皇,当年就是经历了一番兄弟相争,以血的屠戮,最后才登上了这张宝座。
这是宿命,身在皇家,似乎没有人能逃脱的掉。因为他们距离那张椅子是如此的近,而谁仿佛都是有机会可以坐上去的。
他在这个时候回了京,即便他无心,他的那些兄弟们也不会相信他的无意。
他原本应该在他回来的当天晚上,转身就走的,就像十年前他曾做过的那样。
或者一开始,他本来就不应该为沈家的那个女儿写那封信,及至后来又回京的。
但他却做不到了当年的决绝。
这个享奉着天下奇珍异宝的皇城,也是一个充斥了欲望和野心的沼泽。
他的一只脚踏了进去,就再也难以全身而退。除非等到最后那个结局。
他这一路急赶着回京,原本感到极是疲惫了,该早些入城,好好睡上一觉的。
但他却在这种时候,心血来潮地丢下了一行的随从,跑来了这里,然后能跟她说的,却只有这么一句不咸不淡的问候!
……
仿佛被这夕阳枫林所染,双鱼的两颊慢慢地红了起来。
“多谢殿下关心,我已经好多了。再过些天便能自如行动。”
最后她抬起眼睛望着他,面带微笑地回答。
段元琛哦了声。接下来仿佛不知道该说什么似的,沉默了下来。
双鱼也没说话了。两人就这样相对而立着。
晚风从湖面徐徐而过,翻着两人的衣袂,又有一片半黄不青的小小枫叶落了下来,最后不偏不倚,落在了他的发簪之上。
他仿佛没有察觉。
双鱼眼睛盯着那片叶子,等了一会儿,见他没动静,于是轻声道:“殿下,你头上有片树叶了。”
段元琛再次慢吞吞地哦了声,微微晃了晃头,叶子却依旧牢牢黏着他,就是不肯下来。
双鱼忍不住笑了起来,抬手轻快地朝他伸了过来。
段元琛的那手,原本也已微抬了起来,见她伸手过来要替自己取落叶,便猝然停住,然后不动声色,慢慢地放了回去。她的袖角便拂过了他的唇和面庞,柔软而滑凉,他的呼吸一滞,等再次呼入一口气时,她已经帮他拿掉了那片落叶,手也缩了回去。
他的鼻端,却留了一缕还没来得及散开的淡淡的幽香。
她并没立刻丢开那片从他头上取下的落叶,而是用两指轻轻捻着叶茎,如同它是一朵花儿。
她的神情是轻快而愉悦的。
段元琛望着她,心跳忽然有些加快,如同喝了美酒般的微醺。
“殿下,天要晚了,你晚上还回宫吗?”
双鱼忽然问他。
段元琛原本应该回去的,但他此刻却不大想回。还在迟疑着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双鱼回头,看见六福快步朝这里跑了过来。
六福这些时日在宫里,但三天两头会过来给双鱼送宫里新到的贡品。他匆匆跑到近前,看到段元琛也在,愣了一愣,跟着便跪了下去行礼,起来后对双鱼道:“沈姑娘,说你舅父就要到京了。皇上也听说你腿伤快好了,便差奴婢来接你回宫了!”
第34章
鹿苑离皇城有四五十里的路。双鱼次日一早坐马车回城,中午时分便到了,和从前一样再次住进了秀安宫。第二天,太子妃亲自携了东祺来探望她。宫里的娘娘们知道她回来了,也陆续打发人来瞧。双鱼收了一大堆的补品:人形的老参、白蜡的血鹿茸、有她半个小指那么粗的青海玉树虫草……这回因腿脚不方便行走,还免了拜谢之礼,倒省了不少的事。
再过两天,她得了表哥卢归璞的消息,说他父亲这趟进京,起因并非得召,而是从他去的家书里知道双鱼在鹿苑受伤的事,虽然他已经一再强调说她并无大碍,但父亲却还是放心不下,向皇帝求告准许他进京探望,皇帝准了,才有了这趟的成行。
进京路远,舅父的身体一向不大好,因为自己受了这么点伤,他便放心不下千里迢迢地来看。双鱼忍不住又是感动,又有些难过。
卢嵩动身入京之事,她起先并不知道。倘若知道的话,一定会去信阻止的。这会儿每天翘首等待的时候,心里也只盼着他路上能顺利,平平安安地到达才好。
……
卢嵩是在初九日抵达京城的。当天到的时候,将近日暮时分,且这日恰好又是先帝的祭日,当天皇帝带领一众的皇子、宗室以及百官去往太庙行祭祀之礼,礼毕宫中会有赐宴,御前事务繁杂,所以卢嵩并没立刻求见,而是像上回那样,暂时先落脚到了驿馆里。
他这回到驿馆,待遇和上次天差地别。驿丞极尽侍奉之能。
卢嵩为官半生,起落沉浮,早已荣辱不惊,并未住进驿丞领他去的那间僭越了自己县令身份的上房,改一间普通屋。因路上风尘仆仆,安置完毕有些疲倦,早早地歇了下去,打算等明日一早再到宫门前递呈求见。
……
每年的先帝祭祀,都是一场隆重大礼。礼部按照规制,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先是日食,接着地方便接连不断的地震,人心不定,朝廷又忙于赈灾筹款,焦头烂额了这么久,直到最近这几天,御前才算清心了些,是以白天祭祀大礼虽和往年一样隆重,但宫中赐宴却少了许多排场。
是皇帝的吩咐。说不必过于铺张,在棣华楼设一场家宴便可。
……
棣华楼在晁阳宫西南隅,先帝在位时所建,是宫中摆设家宴或皇帝宴乐百官时的主要场所。天将日暮,宫人次第一盏盏地点亮宫灯,棣华楼灯火通明。皇帝端坐正中桌后,从太子开始,诸位皇子全部列席就坐,剩余是宗亲皇室。
酉时正,赐宴开始。按照往年惯例,先是由太子端酒敬辞。
太子最近一直抱恙,百官里不少人也是今天才和他打了个照面。楼内静肃一片,许多双眼睛看着他。
太子看起来确实比之前要清减了些,脸色被身上那件明黄色的朝服晃的发黄,像打了层蜡似的。他似乎有些心神不宁,站起来时,目光下意识地扫了眼坐自己侧旁的一溜兄弟,从一张张熟悉的、此刻大多面无表情看着自己的脸上掠过,眼皮不受控制地抽了一下。
在这些看似面无表情的一张张脸孔之下,到底有多少个人在恨着他,有多少个人在日夜睁大一双眼睛,只等着他倒霉的那一天?
太子的目光忍不住再次扫了眼他那个排行第七的弟弟。
十年前他既然走了,挑在这个时候回来,想做什么?加入那些正觊觎他太子位置的人的行列吗?
他们大约忘了,他可是太子,他们的长兄!
他的牙齿忍不住暗暗地咬了下,抬眼却撞到对面皇帝正盯着自己的两道目光。
皇帝的目光望着他时,永远都是暗沉沉的,他完全无法从中窥知自己的父亲到底在想着什么。
他的手腕有些发僵,端起宫人为他满上的面前的素酒,刚刚抬起手,手指一滑,酒杯竟然脱手而落,打翻在了地上。瓷片碎裂的声音割破耳膜,酒溅了起来,弄湿了太子的朝靴靴面和一块袍角。
明黄色的布料浸湿了酒,变出张牙舞爪的一滩,又带了点讽刺般的滑稽味道。
四周鸦雀无声。
太子的脸迅速地涨为血红,僵硬地看着近旁的宫人忙忙地拾掇起地上的酒杯碎片,擦拭他脚面和衣角上的湿痕。
他终于忍住了羞愤,重新端起宫人为他重新换上的那只酒盏,用他此刻能表现的出来的最镇定的语调说完了那段他年年重复,熟悉的已经倒背如流的敬辞。
他停下来的时候,他的那些兄弟们也附和着他。就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皇帝最后说,开宴吧。语气没有任何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