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胶南风情万种灵山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顶点文学 www.dingdianwx.com,最快更新巴蛮子文集最新章节!
邻家有女初长成
离青岛不远的海滨小城胶南,掩藏着一位宁静而羞涩的古典美女——灵山岛,她端庄大方却隐匿闺阁,在山东豪迈粗犷的整体风格中增添了一笔柔和的色调。也正因为她的含蓄、内敛,并不为太多人所识。
灵山岛,旧名水灵山岛,因“未雨而云,先日而曙,若有灵焉”而得名,为典型的火山岛。它四周环海,岛上共有56座山峰,居民3000多人,面积7。7平方公里,海拔513。6米,是北方第一高岛。继台湾、海南之后列为全国第三高岛。本岛面积小而山高,山峰从海面上挺拔而起,直插云天,气势磅礴,其势极为壮观。古人有诗赞曰:“山色波光辨不真,中流岛屿望嶙峋,蓬莱方丈应相接,好向居人一问津!”
海上画屏画中人
上午九点,在胶南的积米崖码头,我们乘坐班船驶往灵山岛,今天不是周末,本来游客不多的班船愈加显得冷清,但却多了一分闲适安逸。航船启程,神秘而缥缈的灵山岛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从船头望去,灵山岛如同巨大的画屏,屹立于大海之中,群峰雄踞于万顷碧波之上,构成一幅气象非凡的山海画图。
随着船的驶近,灵山岛上的朦胧绿意变得清晰具体,一座山就是一幅风景画,一块奇石、一组海礁、一道港湾、一群鸥鸟绿色的群峰矗立于大海,被云雾环绕;海水包容了小岛,成为郁郁葱葱的一面镜子,镜面浮动的绿光为小岛增添了盎然生机。明代有书记载,灵山岛“其色四时常青,葱翠如滴,时与波光相戏”船渐渐靠近小岛,我们将成为这“灵岛浮翠”的画中人了。
山灵境悠赛仙境
下船前行,前方有一座十分古朴的村子,高低错落的小楼和红瓦屋散布其间,无序但很自然。这就是岛上最大的村落——“城口子”里面住着大约二百多户居民。村口立有一座小亭,牌匾为“浮翠亭”亭内坐着三两个正在悠闲的编织着渔网的渔家妇女,她们眼神专注神情安详,外面的一切都与她们无关,再多的游客也不会打扰他们在岛上简单平静的生活。
走在在石板街道上,那些随山坡起伏而高低错落的小楼和红瓦房屋,有了绿树的映衬, 显得更加动人。村子中央,贯通南北的正街两旁是许多建造别致的饭店和餐馆,还有专门为游客提供当地生产的干、鲜海产品和旅游工艺品的旅游商店。这里游客比较集中,但丝毫不嘈杂混乱,仍保持着小岛固有的宁静和安详。
前几年这里出土了西周铜鼎,证明灵山岛的历史十分悠久。这里自古民风淳朴,信佛行善。现在每逢正月十三,岛上的人们都还要带上“三牲九品”到海边敬佛拜龙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凡是古老而又民风淳朴的地方,一定有关于它来历的传说。据当地人说,当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如来将其送走后,忽然心血来潮,下驾灵山,约观音、地藏和众罗汉,同来东土视察生情。他们足踏祥云,边走边看,当来到灵山岛上空时,被这里的一股灵气所吸引,后来得知,这是大唐东夷的一座小岛,尚未命名;岛上家家供佛,人人行善,苍松翠柏常青,奇花异草遍地。如来大喜,便听观音所奏,将这里命名为灵山岛。
由于现在正值休渔期,一路上我们看到许多渔民,他们三五成群,或聊天打牌,或拣海米补鱼网;也有人寻着潮水赶海,到海边捡海螺,捉海蟹,或者执竿垂钓灵山岛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副逍遥安逸的渔家生活风情画。
象鼻山
漫步灵山岛,阵阵薄雾中“哗哗”的流水声不绝于耳,连绵起伏的山峦时隐时现,我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之中。了望小岛中部,56座山峰参差耸立,各有特色,其中有一座山峰像一头遮天蔽日的大象,这就是象鼻山。它那张古朴的脸、长长的鼻子都活灵活现地凸现在我们面前,在形象上,它绝不输给桂林漓江的那座象鼻山。
背来石
象鼻山旁边就是颇具神话色彩的背来石。相传它原是东海龙宫里的一块灵石。有一年龙王的女儿水灵周游四海,发现了这座美丽的岛屿,她非常喜爱这里的山光水色,就住了下来,还从龙宫里背来这块千年灵石与她为伴!这便是“背来石”的由来。背来石处在潮间带,大海涨潮时,它在洁白的浪花的簇拥或层层的微波细浪的镶嵌之下,显得玲珑剔透。潮水退去后,它赫然立于礁群,犹如巨大的荷花花蕾,外层的花瓣,似乎时刻都可能张开。在最外层花瓣处,大自然的还雕刻了一株老干曲枝的梅花凸现在那里“梅花怒放荷吐蕾”的画面神韵皆备。
歪头顶
放眼望去,翠绿的山峰中,有一棵扎根大海的巨大石笋傲然独立。它就是岛上的最高峰“歪头顶”其海拔513。6米。歪头顶卓尔不群,头顶蓝天朗日,俯看云卷云舒;脚踩雪浪丛礁,静听潮起潮落。据说,当曙光曦微,朝霞映红东方海面之时,歪头顶的山崖会被映耀得金壁辉煌,使人仰之而生向往之意。
石秀才
歪头顶旁边的一座山头,那便是“石秀才”因其酷似人形而得名。云蒸雾绕,晖映霞蔚,衣袂飘飞的石秀才手拂长髯,观沧海,读诗书,俨然一桃源隐士。“石秀才”旁边还有数十座临海而立的山峰,或在促膝交谈,或执车马对弈,抑或如兽望崖惊立,它们共同构置了一幅极具动态却又亘古凝固的画面。
火炬树
灵山岛上,随处可见山坡、沟坎和崖头生长着一种枝干十分奇特的树。它们的枝干深绿中透着银白的颜色,每条枝上生出许多半米长的叶柄,而每条叶柄上对生着30个左右长长的叶片。六七柄绿叶中央,窜出一支火红的花,一由无数朵细小的花组成,整个花絮有二三十厘米高,形状极像熊熊燃烧的火炬。成片的火炬树林,在层层碧绿中冲天怒放,绿色的蓬勃烘托着火焰般的蓬勃,形成了灵山岛一道耀眼的风景。在岛的北面有火炬坡和火炬垭,从农历六月到中秋,火炬花开放时多如天上的繁星。海风轻拂,火炬花摇曳多姿,其气势异常壮观!
虎口含丹
在灵山岛的的南端有一道山崖横空飞出,好像一只卧身昂首的猛虎。它的前爪扑在惊涛裂岸的乱石里,张着巨口朝大海呼啸。虎口旁边的石壁上刻着“老虎嘴”三个大字。沿着山路走进老虎嘴,发现它的“上腭”和“喉”是一整块斜向高空的山体巨石,天上的风声和海里的浪涛声,都在虎口里反射回荡成撼天动地的吼声。夕阳西下时,在虎口东南方向回望,一轮红日正好悬在巨大的虎口里,构成一幅神奇瑰丽的“虎口含丹”图景。离老虎嘴不远的西北山崖上,有一个被称为“观虎亭”的亭子,从亭中观赏老虎嘴,可以完全领略到它吞吐高天风云和大海上飞霞的壮景。
试刀石
步行到岛东,那里有一座青翠的小山直插入海,好象刀削了一般。这就是试刀石:据说有一年海盗入侵灵山岛,岛上一位渔民率众乡亲来到海边,为了试试刀锋,便挥刀削去这个山角,海盗见此情形,被吓得抱头鼠窜而去。后来,人们就叫这块被削下的山角为“试刀石”它的下部浸在海水里,与山体脱离开的那道豁口,像是刀削的新茬儿。退潮后,豁口成了一条通道,人入其中,抬头可以仰望“一线天”看飞云过隙;也可观左右刀削石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赞叹不已。
海蚀崖壁
海岛东北端有一道陡峭的崖壁,经千百万年来大海狂涛细浪的撞击,崖壁之上,被海水极大的力量拍打得千疮百孔。这道海蚀崖壁,把大自然珍藏在里面的造山记录袒露了出来,它有千万层岩石,每层都是倾斜着指向高天。它吸引着众游人前来观光,也吸引着幼稚的国内外地质专家和爱好者前来窥探地壳变动的秘密。
在崖壁前我哑然了。哲人说,面对自然,我们除了敬畏,还能选择什么呢?
小灵山
在岛北的海面上有一座小岛,形状神似一只伸长了脖子,划动着四脚,正奋力向海岛游来的海龟。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作“小灵山”的岛屿。岛很小,十分荒凉,估计已经有很长时间无人居住,依稀能看见岛上有一座烽火台。
这里也有“典故”:相传当年龙女水灵留住海岛后,龙王派一只大海龟四处寻找她,因为水灵纯朴善良,神仙们都非常喜爱她,不愿让龙王找到水灵所以当大诲龟快要接近海岛时,它的背上便被神仙放上了一座烽火台。大海龟虽然奋力向前游,却怎么也无法靠近海岛。不知过了多少年,灵龟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虽是传说,但这个和“背来石”相联系的故事听来也有一种哀伤的浪漫。
钓胜于鱼
灵山岛周围海底礁石密布,礁石间生活着很多鱼,是钓鱼的好地方。从渔民那租来鱼竿,找一处礁石坐下,在渔民的“专业指导”下抛竿引线,开始了垂钓。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渔民非常热心,一边给我们进行指导,一边给我们讲解他们这里钓鱼的四种方式。
一种是我们现在正使用的执竿垂钓,岛上的渔民称之为“撅竿”在海边选一块平坦便于落脚的礁石,将海蚯蚓挂在鱼钩为饵,抖开竿上的渔线,投进海中的礁石窝,可以钓到黄鱼、黑头、石扎子鱼等。二是拎手线,三四人乘一艘小船,在海岛周围的海面上,每人手里提一根渔线,每条鱼线系三四把鱼钩,白天钓黄鱼、黑头、梭鱼、沙板鱼等,晚上钩鳗鲡。三是“张旱钩”阴历每月的初八、初九和二十二、二十三,备一筐或几筐鱼线,每筐鱼线拴许多鱼钩,挂上鱼饵,傍晚时将鱼线撒在潮间礁丛,等潮水上涨淹没鱼线后,便回去等待。第二天清早枯潮时,再到礁丛中收渔线,收获不尽的喜悦。四是放小舶,多在秋季采用。在一艘尺把长的被称为“小舶”的小船上挂上帆,准备一筐鱼线,隔一米左右拴一把以高粱秆为“浮子”的鱼钩,将小舶放在海上,小舶张帆顺风拖鱼线而行,鱼线和鱼钩靠高粱杆漂于海面,专钓那些在海水上层生活的鱼。过一会,拉小舶上岸,鱼钩上钩的多是“促针鱼”
天色渐暗,夕阳静静走近西岸的海平线,余霞柔和的散落在海岛上。出海的渔船渐次靠岸,为平静的海岸凭添了一分热闹。
作别灵山岛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我们登上客船告别了灵山岛,渐行渐远渐淡,灵山岛的形象变得模糊了,惟有海浪在夕阳余晖中辉映着灵山岛;光线逐渐黯淡,它用沉寂和我们告别。
邻家有女初长成
离青岛不远的海滨小城胶南,掩藏着一位宁静而羞涩的古典美女——灵山岛,她端庄大方却隐匿闺阁,在山东豪迈粗犷的整体风格中增添了一笔柔和的色调。也正因为她的含蓄、内敛,并不为太多人所识。
灵山岛,旧名水灵山岛,因“未雨而云,先日而曙,若有灵焉”而得名,为典型的火山岛。它四周环海,岛上共有56座山峰,居民3000多人,面积7。7平方公里,海拔513。6米,是北方第一高岛。继台湾、海南之后列为全国第三高岛。本岛面积小而山高,山峰从海面上挺拔而起,直插云天,气势磅礴,其势极为壮观。古人有诗赞曰:“山色波光辨不真,中流岛屿望嶙峋,蓬莱方丈应相接,好向居人一问津!”
海上画屏画中人
上午九点,在胶南的积米崖码头,我们乘坐班船驶往灵山岛,今天不是周末,本来游客不多的班船愈加显得冷清,但却多了一分闲适安逸。航船启程,神秘而缥缈的灵山岛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从船头望去,灵山岛如同巨大的画屏,屹立于大海之中,群峰雄踞于万顷碧波之上,构成一幅气象非凡的山海画图。
随着船的驶近,灵山岛上的朦胧绿意变得清晰具体,一座山就是一幅风景画,一块奇石、一组海礁、一道港湾、一群鸥鸟绿色的群峰矗立于大海,被云雾环绕;海水包容了小岛,成为郁郁葱葱的一面镜子,镜面浮动的绿光为小岛增添了盎然生机。明代有书记载,灵山岛“其色四时常青,葱翠如滴,时与波光相戏”船渐渐靠近小岛,我们将成为这“灵岛浮翠”的画中人了。
山灵境悠赛仙境
下船前行,前方有一座十分古朴的村子,高低错落的小楼和红瓦屋散布其间,无序但很自然。这就是岛上最大的村落——“城口子”里面住着大约二百多户居民。村口立有一座小亭,牌匾为“浮翠亭”亭内坐着三两个正在悠闲的编织着渔网的渔家妇女,她们眼神专注神情安详,外面的一切都与她们无关,再多的游客也不会打扰他们在岛上简单平静的生活。
走在在石板街道上,那些随山坡起伏而高低错落的小楼和红瓦房屋,有了绿树的映衬, 显得更加动人。村子中央,贯通南北的正街两旁是许多建造别致的饭店和餐馆,还有专门为游客提供当地生产的干、鲜海产品和旅游工艺品的旅游商店。这里游客比较集中,但丝毫不嘈杂混乱,仍保持着小岛固有的宁静和安详。
前几年这里出土了西周铜鼎,证明灵山岛的历史十分悠久。这里自古民风淳朴,信佛行善。现在每逢正月十三,岛上的人们都还要带上“三牲九品”到海边敬佛拜龙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凡是古老而又民风淳朴的地方,一定有关于它来历的传说。据当地人说,当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如来将其送走后,忽然心血来潮,下驾灵山,约观音、地藏和众罗汉,同来东土视察生情。他们足踏祥云,边走边看,当来到灵山岛上空时,被这里的一股灵气所吸引,后来得知,这是大唐东夷的一座小岛,尚未命名;岛上家家供佛,人人行善,苍松翠柏常青,奇花异草遍地。如来大喜,便听观音所奏,将这里命名为灵山岛。
由于现在正值休渔期,一路上我们看到许多渔民,他们三五成群,或聊天打牌,或拣海米补鱼网;也有人寻着潮水赶海,到海边捡海螺,捉海蟹,或者执竿垂钓灵山岛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副逍遥安逸的渔家生活风情画。
象鼻山
漫步灵山岛,阵阵薄雾中“哗哗”的流水声不绝于耳,连绵起伏的山峦时隐时现,我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之中。了望小岛中部,56座山峰参差耸立,各有特色,其中有一座山峰像一头遮天蔽日的大象,这就是象鼻山。它那张古朴的脸、长长的鼻子都活灵活现地凸现在我们面前,在形象上,它绝不输给桂林漓江的那座象鼻山。
背来石
象鼻山旁边就是颇具神话色彩的背来石。相传它原是东海龙宫里的一块灵石。有一年龙王的女儿水灵周游四海,发现了这座美丽的岛屿,她非常喜爱这里的山光水色,就住了下来,还从龙宫里背来这块千年灵石与她为伴!这便是“背来石”的由来。背来石处在潮间带,大海涨潮时,它在洁白的浪花的簇拥或层层的微波细浪的镶嵌之下,显得玲珑剔透。潮水退去后,它赫然立于礁群,犹如巨大的荷花花蕾,外层的花瓣,似乎时刻都可能张开。在最外层花瓣处,大自然的还雕刻了一株老干曲枝的梅花凸现在那里“梅花怒放荷吐蕾”的画面神韵皆备。
歪头顶
放眼望去,翠绿的山峰中,有一棵扎根大海的巨大石笋傲然独立。它就是岛上的最高峰“歪头顶”其海拔513。6米。歪头顶卓尔不群,头顶蓝天朗日,俯看云卷云舒;脚踩雪浪丛礁,静听潮起潮落。据说,当曙光曦微,朝霞映红东方海面之时,歪头顶的山崖会被映耀得金壁辉煌,使人仰之而生向往之意。
石秀才
歪头顶旁边的一座山头,那便是“石秀才”因其酷似人形而得名。云蒸雾绕,晖映霞蔚,衣袂飘飞的石秀才手拂长髯,观沧海,读诗书,俨然一桃源隐士。“石秀才”旁边还有数十座临海而立的山峰,或在促膝交谈,或执车马对弈,抑或如兽望崖惊立,它们共同构置了一幅极具动态却又亘古凝固的画面。
火炬树
灵山岛上,随处可见山坡、沟坎和崖头生长着一种枝干十分奇特的树。它们的枝干深绿中透着银白的颜色,每条枝上生出许多半米长的叶柄,而每条叶柄上对生着30个左右长长的叶片。六七柄绿叶中央,窜出一支火红的花,一由无数朵细小的花组成,整个花絮有二三十厘米高,形状极像熊熊燃烧的火炬。成片的火炬树林,在层层碧绿中冲天怒放,绿色的蓬勃烘托着火焰般的蓬勃,形成了灵山岛一道耀眼的风景。在岛的北面有火炬坡和火炬垭,从农历六月到中秋,火炬花开放时多如天上的繁星。海风轻拂,火炬花摇曳多姿,其气势异常壮观!
虎口含丹
在灵山岛的的南端有一道山崖横空飞出,好像一只卧身昂首的猛虎。它的前爪扑在惊涛裂岸的乱石里,张着巨口朝大海呼啸。虎口旁边的石壁上刻着“老虎嘴”三个大字。沿着山路走进老虎嘴,发现它的“上腭”和“喉”是一整块斜向高空的山体巨石,天上的风声和海里的浪涛声,都在虎口里反射回荡成撼天动地的吼声。夕阳西下时,在虎口东南方向回望,一轮红日正好悬在巨大的虎口里,构成一幅神奇瑰丽的“虎口含丹”图景。离老虎嘴不远的西北山崖上,有一个被称为“观虎亭”的亭子,从亭中观赏老虎嘴,可以完全领略到它吞吐高天风云和大海上飞霞的壮景。
试刀石
步行到岛东,那里有一座青翠的小山直插入海,好象刀削了一般。这就是试刀石:据说有一年海盗入侵灵山岛,岛上一位渔民率众乡亲来到海边,为了试试刀锋,便挥刀削去这个山角,海盗见此情形,被吓得抱头鼠窜而去。后来,人们就叫这块被削下的山角为“试刀石”它的下部浸在海水里,与山体脱离开的那道豁口,像是刀削的新茬儿。退潮后,豁口成了一条通道,人入其中,抬头可以仰望“一线天”看飞云过隙;也可观左右刀削石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赞叹不已。
海蚀崖壁
海岛东北端有一道陡峭的崖壁,经千百万年来大海狂涛细浪的撞击,崖壁之上,被海水极大的力量拍打得千疮百孔。这道海蚀崖壁,把大自然珍藏在里面的造山记录袒露了出来,它有千万层岩石,每层都是倾斜着指向高天。它吸引着众游人前来观光,也吸引着幼稚的国内外地质专家和爱好者前来窥探地壳变动的秘密。
在崖壁前我哑然了。哲人说,面对自然,我们除了敬畏,还能选择什么呢?
小灵山
在岛北的海面上有一座小岛,形状神似一只伸长了脖子,划动着四脚,正奋力向海岛游来的海龟。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作“小灵山”的岛屿。岛很小,十分荒凉,估计已经有很长时间无人居住,依稀能看见岛上有一座烽火台。
这里也有“典故”:相传当年龙女水灵留住海岛后,龙王派一只大海龟四处寻找她,因为水灵纯朴善良,神仙们都非常喜爱她,不愿让龙王找到水灵所以当大诲龟快要接近海岛时,它的背上便被神仙放上了一座烽火台。大海龟虽然奋力向前游,却怎么也无法靠近海岛。不知过了多少年,灵龟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虽是传说,但这个和“背来石”相联系的故事听来也有一种哀伤的浪漫。
钓胜于鱼
灵山岛周围海底礁石密布,礁石间生活着很多鱼,是钓鱼的好地方。从渔民那租来鱼竿,找一处礁石坐下,在渔民的“专业指导”下抛竿引线,开始了垂钓。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渔民非常热心,一边给我们进行指导,一边给我们讲解他们这里钓鱼的四种方式。
一种是我们现在正使用的执竿垂钓,岛上的渔民称之为“撅竿”在海边选一块平坦便于落脚的礁石,将海蚯蚓挂在鱼钩为饵,抖开竿上的渔线,投进海中的礁石窝,可以钓到黄鱼、黑头、石扎子鱼等。二是拎手线,三四人乘一艘小船,在海岛周围的海面上,每人手里提一根渔线,每条鱼线系三四把鱼钩,白天钓黄鱼、黑头、梭鱼、沙板鱼等,晚上钩鳗鲡。三是“张旱钩”阴历每月的初八、初九和二十二、二十三,备一筐或几筐鱼线,每筐鱼线拴许多鱼钩,挂上鱼饵,傍晚时将鱼线撒在潮间礁丛,等潮水上涨淹没鱼线后,便回去等待。第二天清早枯潮时,再到礁丛中收渔线,收获不尽的喜悦。四是放小舶,多在秋季采用。在一艘尺把长的被称为“小舶”的小船上挂上帆,准备一筐鱼线,隔一米左右拴一把以高粱秆为“浮子”的鱼钩,将小舶放在海上,小舶张帆顺风拖鱼线而行,鱼线和鱼钩靠高粱杆漂于海面,专钓那些在海水上层生活的鱼。过一会,拉小舶上岸,鱼钩上钩的多是“促针鱼”
天色渐暗,夕阳静静走近西岸的海平线,余霞柔和的散落在海岛上。出海的渔船渐次靠岸,为平静的海岸凭添了一分热闹。
作别灵山岛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我们登上客船告别了灵山岛,渐行渐远渐淡,灵山岛的形象变得模糊了,惟有海浪在夕阳余晖中辉映着灵山岛;光线逐渐黯淡,它用沉寂和我们告别。